[本站讯]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山东大学79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占全省获奖总数量的26.3%;较上届增加18项,增长率为29.5%,获奖总量及增长幅度实现历史性突破。
获得一等奖的12项成果为:《中国用能权交易可以获得经济红利与节能减排的双赢吗?》(作者:张宁等)、《双重约束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结构与效能:经验与反思》(作者:侯麟科等)、《数字化社会的系统复杂性研究》(作者:王芳等)、《民法总则通义》(作者:郭明瑞)、《浪漫反讽与实践辩证法》(作者:刘森林)、《慈善事业的定位、社会基础及其未来走向》(作者:葛忠明、张茜)、《文学编辑的文学史意义——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中心》(作者:黄发有)、《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谱系与理论积淀》(作者:谭好哲)、《现象学视域中生态美学的方法问题研究》(作者:孙丽君)、《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新出陶量与量制初论》(作者:刘艳菲、王青、路国权)、《古希腊城邦疆域及其权力秩序》(作者:张新刚)、《礼与俗:在田野中理解中国》(作者:张士闪)。
此外,《人工智能与包容性增长——来自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的证据》(作者:陈东、秦子洋)等37项成果获二等奖;《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时空跃迁及收敛趋势研究》(作者:吕岩威、谢雁翔、楼贤骏)等30项成果获三等奖。
获奖成果的学科组分布为:经济学11项、历史学14项、文学语言学13项、哲学社会学14项、法学6项、管理学11项、教育学2项、文化“两创”成果组8项。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山东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 奋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制度举措,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全过程、全链条的高效管理和服务制度体系,为广大科研人员开展卓越研究、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提供有力支撑。此次成果评奖组织申报,人文社科研究院积极动员学者多渠道申报,加强对申报材料进行仔细把关,开展两轮合规性审查审读,并在对申报成果客观赋分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推荐,严格把关申报成果质量,切实提高了申报成果尤其是高水平成果的获奖率。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省政府颁发的全省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成果奖。该奖项从2021年开始调整为每两年评选一次。根据《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参评时限将逐步缩减,到第三十八届时固定为评奖之年(不含)前三年。本届全省共评选出获奖成果300项,其中特等奖并一等奖3项、一等奖47项、二等奖100项、三等奖15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