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回眸奋进路•迎接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五

回眸奋进路丨自信开放 融通世界 以高水平全球交流合作赋能一流大学建设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4日 17:34 点击次数: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吹响新号角、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起点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为进一步动员和号召全体山大人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汇聚力量,共同书写“强国建设,山大有为”的精彩答卷,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回眸奋进路•迎接党代会”“同心聚合力•关注党代会”“逐梦再出发•贯彻党代会”系列报道,立体展示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及各单位深入实施“七大战略”所取得的成果;及时报道第十五次党代会的最新消息;跟进报道各单位掀起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热潮的动态,和加快推动事业发展的务实创新举措,全方位、多维度呈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新面貌,激励全体山大人勇担使命,敢闯敢创,全面图强,为加快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进入新时代,山东大学坚持全球性视野、开放包容理念,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一流大学为引领,加快高水平开放合作步伐,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将国际化全面融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为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贡献山大力量。

拓展办学视野,扩大全球“朋友圈”,深度融入全球教育治理

图1: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与成均馆大学校长刘址范共植“友谊之树”

今年3月27日,韩国成均馆大学代表团访问山东大学,举行两校友好合作30年纪念会并续签合作协议,共叙深厚情谊,共植友谊之树,共绘合作蓝图。这是山东大学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生动写照。

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山东大学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积极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持续拓宽国际视野,完善顶层设计,走出一条具有山大特色的国际合作创新之路。

图2:2024年5月,山东大学香港研究院揭牌成立

六年来,学校出台《山东大学国际化战略规划(2018-2025)》等系列制度文件和10余项配套措施,构建了“1+N”国际化工作体系,擘画了学校未来国际化发展的蓝图。目前已与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50余所世界著名高校搭建高层次、多学科的科研合作和师生交流平台,与希伯来大学、马来亚大学、开罗大学等一批“一带一路”沿线重要高校展开了丰富多样的人才培养、文化文明交流互鉴等活动。今年5月28日,山东大学香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为内地高校首家在港设立的,以汇聚资源、合作交流、延揽全球人才为主的综合性研究院。与曼彻斯特大学筹建高性能材料开发与结构性能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与阿德莱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开展招标式联合种子基金项目,全球“朋友圈”持续扩容。

图3:2023年12月,“鲁港澳高校院所创新联盟”启动仪式现场

学校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紧抓机遇布局高等教育多边联盟建设,有效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2023年12月,山东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作为发起单位,联合鲁港澳三地共17所大学成立“鲁港澳高校院所创新联盟”,创造性地建立起了鲁港澳高校长效合作机制。

六年来,学校先后作为首届主席单位共同发起“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获准加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作为秘书处单位牵头筹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清洁能源创新高校联盟”等。参与共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绿色发展学术子联盟,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发起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体育学学科建设共同体”……山东大学在多个已成立及筹备中的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全球教育治理领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对接顶尖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

山东大学与耶鲁大学的合作缘起于上世纪80年代。自1995年起,两校在两城镇遗址等地开展区域系统调查和联合考古发掘,成为我国聚落考古和社会考古的典范。近年来,两校的学术合作进一步深化,2020年获批“山东省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考古重点实验室”,2023年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通过与耶鲁大学的长期深入合作,双方在考古领域的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成果产出、人才团队引育、实验室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效,成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成功典范。

学校从引导和培育机制上入手,先后实施“国际科研合作种子基金”“全球一流学科合作计划”等重大专项,拓展全球范围内以学科发展为基础的战略合作伙伴网络。借助遍布全球的合作网络,学校先后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建“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成功建立了山东大学—亥姆霍兹联合生物技术研究所、山东大学—达尔豪斯大学联合实验室、山东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诺丁汉大学绿色能源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推动国际合作向有组织的平台合作积极转变。

跨学科交叉融合是深化国际科研协作、推动学术创新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历史、考古、环境、海洋等学科汇聚交叉融合优势,在肯尼亚、法国等地开展联合考古,为现代人起源和文明起源研究寻找新的线索和证据。围绕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等主题,推出一批标杆性国际联合科研项目,以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实现国际合作交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图4:2024年6月,山东大学代表团访问欧洲核子中心AMS工作组

六年来,山东大学聚焦全球科研热点和重大科学难题,深度参与重大国际科研课题,在欧洲核子中心的AMS、ATLAS、STAR等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海洋环境模拟、地下中子能电站、地下工程模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策划并实施山大主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或大科学工程。在持续不断的支持与投入推动下,科研国际化对“双一流”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

培育友好使者,汇聚全球英才,提升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

长期以来,山东大学夯实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打通国际化人才自主培养“山大路径”。学校实施“国际学分计划”,重点打造国际化课程体系、设立学生海外经历奖助学金、设立国际暑期学校项目、开发线上线下海外经历项目,与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开展300余个线上线下境外访学项目。

图5:2019年8月,山东大学与卑尔根大学共同举办医学国际暑期学校

为了让更多学生共享国际教育资源,学校积极探索学生“在地国际化培养”新模式,2019年起开设海外师资课程,截至2023年,累计开课近800门,校内选课人数超过25000人次。与希伯来大学、卑尔根大学等境外合作高校联合打造学术国际暑期学校,中外学者共同授课、中外学生同堂学习,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学分全覆盖,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

图6:2023年6月,山东大学举办“海外经历”启动仪式

为进一步助推高端人才国际化培养,学校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加快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探索“外语+”和“+外语”等涉外人才培养新模式,设立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组织申报并执行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等10余个国家留学基金委重点专项,丰富高端人才国际化培养渠道,探索形成了“双轮驱动”“四位一体”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

六年来,国际化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推出超过500门国际化精品课程,形成20个全英文学历教育项目,打造了“中国学”“临床医学”“项目管理”等全英文授课特色项目,其中药理学、生理学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截至目前,学校建成291门本科生国际化课程和354门研究生国际化课程。

图7:2023年7月,耶鲁大学文德安教授获聘山东大学名誉教授

六年来,多层次海外引智体系进一步优化升级。学校积极搭建引才平台,培育了“山东大学齐鲁青年论坛”等引才品牌,成为引进海外人才的重要平台。打造长短结合的外专引智体系,先后设置了短期境外专家、教学及科研流动岗等项目,2023年长聘外籍教师数量较2018年增长40.9%。德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罗夫·穆勒受聘学校名誉博士,韩国成均馆大学校长刘址范、耶鲁大学教授文德安等13位知名人士受聘学校名誉教授。2018年以来,新增4个国家引智基地,获批3个“2.0”支持项目,先后获批基地总数达到10个,位居全国前列。

加强文化传播,促进民心相通,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今年5月20日,法国雷恩的“中国花园”正式成立,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法国落地生根的新起点。在揭幕仪式上,象形文字十二生肖拓印、雕版印刷和草木染等文化体验项目,受到众多当地民众的喜爱,成为法国民众文化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中国花园”的建设,是孔子学院多年来推动完成的一项中华文化传播和中法友好交流的重大项目,同时也是山东大学多年来在国际中文教育推广和中外人文交流领域的探索成果。

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蒙方院长其米德策耶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名著和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承担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蒙语版的翻译项目,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作出了积极努力,获得广泛认可。

2022年12月,山东大学与贝尔格莱德大学举行合建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签约仪式,这是学校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实践,未来将进一步助力驻塞中资企业发展,促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

……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山东大学积极推进以孔子学院为龙头和著名品牌的国际中文教育工作,成立高校首家孔子学院研究中心,合作建设9所孔子学院和13所孔子课堂,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等荣誉17项,选派的中方人员获得所在大学和中外政府颁发的各类表彰70多项,增加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打造高水平英文学术期刊群,是以中外学术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渠道。《文史哲》国际版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创刊十年来,已被十多个国家、近200所大学图书馆订阅,在海内外学界的影响力正稳步提升。同时,学校陆续创办Language and Health,Probability, Uncertainty and Quantitative Risk,ChemPhysMater,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BMEMat,High-Confidence Computing等13本英文学术刊物,学科领域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等。

学校通过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搭建政商学界活动高端平台,推动文化“请进来”和“走出去”,年均举办国际会议、港澳台地区会议近50场,站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向世界讲述山大故事、中国故事。学校先后组建6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在服务国家对外发展与社会涉外工作上积极有效地建言献策。参与共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并召开首届中希文明高峰论坛,融千年历史的厚度和文明互鉴的高度为一体,推动中希文明交流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开放、包容、共享的姿态,加快构建多层次、宽领域、主动作为的全球交流合作新格局,不断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山大智慧和山大力量。


【供稿单位:宣传部 国际部    作者:车慧卿 山宣    摄像:金兆阳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林竹 赵方方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