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回眸奋进路•迎接党代会系列报道之六

回眸奋进路丨以“融”聚势,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5日 19:31 点击次数: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吹响新号角、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起点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为进一步动员和号召全体山大人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汇聚力量,共同书写“强国建设,山大有为”的精彩答卷,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回眸奋进路•迎接党代会”“同心聚合力•关注党代会”“逐梦再出发•贯彻党代会”系列报道,立体展示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及各单位深入实施“七大战略”所取得的成果;及时报道第十五次党代会的最新消息;跟进报道各单位掀起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热潮的动态,和加快推动事业发展的务实创新举措,全方位、多维度呈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新面貌,激励全体山大人勇担使命,敢闯敢创,全面图强,为加快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团结奋斗!


融合发展是加快实现学校“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的必由之路。为了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山东大学及时提出“融合发展”理念,并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近年来,山东大学大力推进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医教融合、校政融合,积极探索具有山大特色的融合发展新理念、新道路、新模式,着力提升学术创新能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服务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全面塑造学校面向未来的发展新优势,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图1:推进六大融合

强强联合,用好学科交叉“催化剂”

荷载10吨的电动航车、载重20吨的液压升降机、体视显微镜、3D打印机……在山东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颇具含“新”量的设备,引人注意。近年来,山东大学考古学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前沿科技为炬,持续推进与信息技术、化学、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学科融合交叉创新,运用现代化设备、高科技手段让更多真相“破土而出”。

图2:山东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

2023年6月,山东大学考古队在与法国波尔多大学的联合考古中,于法国南部的一处洞穴遗址内发现古人类指骨化石。这项联合考古,是中法建交以来第一个中法旧石器时代考古合作项目,也是山东大学在科技考古交叉学科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除科技考古外,在山东大学还有更多这样的交叉学科,正在持续推进学科更新换代,抢占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制高点”“无人区”,不断激发“新动能”。

在医学领域,山东大学持续推动医理、医工、医文多学科交叉融合,布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组建交叉学科育人团队,“医学+”成果丰硕。其中,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生物医学科学专业连续3年软科排名A+,以国内第2入选国家强基计划,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图3:山东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

深入推进医教融合,建强临床学院,构建基础与临床贯通衔接的协同育人机制。大力推进建设医学研究、临床诊疗一体化高端平台,开展引领性技术联合攻关,解决生命健康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生殖医学、心血管疾病诊治引领国际前沿。

2022年,山东大学瞄准医学技术前沿,聚焦医工交叉融合,超前布局,成立零磁医学研究院,充分发挥临床医学、工学等学科优势,汇聚国内外医工交叉创新资源,培育零磁医学装备产业,助力重大疾病诊疗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科教融汇,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在融合发展战略驱动下,山东大学加强与高水平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高端平台,吸收学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推动科研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同时,持续提升高水平科研合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助推高水平科研创新。

强化“菁英班”建设。2012年以来,学校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在数学、物理、环境、计算机等领域探索实施“菁英”人才联合培养,着力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2019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建“化学菁英班”。目前,双方创建的“菁英班”达到12个,已形成响亮的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品牌。

图4:子午工程二期威海台荣成站(暨槎山站)“米波太阳射电频谱仪”

2019年,山东大学作为子午工程二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参建单位之一,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设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威海台站。双方团队合作,2021年首次在北极上空发现类似台风的“太空台风”,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揭开了这一新的太空现象的神秘面纱,被Nature选为研究亮点,为提升我国空间天气领域的原创性科学研究能力作出重要贡献。

不止是国内,在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中,山东大学也持续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培养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积极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

图5:ATLAS探测器

ATLAS(A Toroidal LHC ApparatuS)实验是运行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四个主要的大型国际合作实验之一,由来自34个国家150个学术机构的约3000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山东大学于1998年加入ATLAS合作组,多年来,通过组织本科生前往该中心进行科研实践、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大型国际合作实验等合作项目,在国际高能物理软件硬件研发取得突出成绩。

自2004年开始,山东大学先后派出近150人的师生团队,参加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开展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全面负责AMS热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实验,对AMS在轨运行进行不间断监控。AMS项目由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衔,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学工程之一,与国际空间站、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大型强子对撞机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科学工程。

携手共进,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

近年来,山东大学持续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山东省及重点地市,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化“1院1企”“N院1企”合作模式,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全链条,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山东大学日照研究院始建于2018年,立足日照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和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协同配合,强化“一盘棋”思想,科学谋篇布局,携手“一张蓝图干到底”。目前,已形成集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于一体的高能级服务基地,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图6:山东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来网络”实验班揭牌仪式

2022年,山东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来网络”实验班成立,通过校企双方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与开发课程、共建数据通信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培训师资等举措,实验班切实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成为山东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水平产教融合的有效尝试。

山东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共建未来技术学院、产业研究院,聚焦智能开采与储能、未来智能工程材料与装备两大领域,重点建设智慧采矿、地下储能、深地探测、智能材料与结构、智能仪器与装备五个未来交叉方向,双方正在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互促共进的发展新路子。

系统谋划,融汇一体发展合力

山东大学创新体制机制,撬动济青威三地校区发挥各自优势特色,建设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形成统筹布局、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一体发展新格局,充分激发一校三地发展活力。

2024年是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办学40周年,校区“新亮点”建设成效显著,校区的综合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增强,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青岛校区“三区四基地”的战略建设目标初步实现,办学实力迅速提升,“新引擎”作用不断凸显。齐鲁医学院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医学的优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深化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持续擦亮“齐鲁医学”品牌。

在融合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山东大学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一对一推动一校三地关系密切的学科力量、组织机构、办学资源等融合发展,以“物理融合”触动“化学反应”,进一步激发学科创新活力,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化学学科融合发展改革,推动化学与化工学院与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化学力量跨校区汇聚融合,同步推进教学科研组织重构和团队机制改革,有力推动了化学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完成集成电路学科融合发展改革,推动微电子学院与智能创新研究院融合发展、与晶谷研究院协同发展,建立了与济南市政府、算能等企业合作共建机制。

回顾既往,山大人在融合发展之路上砥砺前行。瞻望前程,山东大学将继续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锐意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学校各大发展战略的融合叠加效应,真正跑出以质图强、创新发展的“加速度”,加快建设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张穆楠 山宣    摄像:张锦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林竹 赵方方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