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学校青年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为指引,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导,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齐鲁交通学院博士后苏林萍作为参赛学生代表,与另外24名来自各高校的参赛学生共同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参赛的心得体会。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后,他说:“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同时又充满了自豪与感动。此次参赛经历让我认识到了创新的本质,更加深入了解了行业痛点和产业难题。未来,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国家需求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使命,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以青春的奋发姿态展现新时代交通人的使命担当,为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齐鲁交通学院院长李利平说:“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夯实‘齐鲁科创’育人品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至诚报国理想信念;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将优质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转化为学生培养最有力的教育资源和创新资源,帮助更多同学站上双创大舞台,努力培育拔尖创新型人才,以智能建造和智慧交通创新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贡献智慧和力量。”校团委书记马毓轩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打造更多青年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充分利用“SDU TALK”学生创新大讲堂等品牌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共青团新时代思想引领主力军的重要作用,引领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在营造‘学在山大,快乐成长’浓厚氛围中,培养造就心怀国之大者、敢闯会创有为的山大青年。”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金奖获得者、主赛道“医心护骨”项目负责人李春林说:“作为参赛者,我们非常骄傲能够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人创新创业的关心。这次大赛让我从校园走向国际舞台,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去交流学习,能够在与更多优秀青年切磋中不断进步。在与众多行业专家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我更加坚定了‘科技护骨’‘全民护骨’的目标,我将继续深耕骨松防治领域,为解决人民健康难题贡献一份力量。”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金奖获得者、主赛道项目负责人梁子康说:“作为一名参赛选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使我倍感温暖、倍增动力。中国‘芯’散热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矢志攻克高性能散热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历经四届师生的薪火相传与接续奋斗,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取得了3金、2银、3铜的优异成绩。展望未来,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继续弘扬和践行团队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带领团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新的山大方案。”
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科技进步贡献力量。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主赛道项目负责人臧慧梅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改变惯性思维、做最前沿的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敢为天下先,勇于‘顶着压力前行’”,才有可能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发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要以攻克难治之疾病、解病痛之疾苦为毕生追求,在人类医学史书上书写山大新篇章。”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学院)推荐项目负责人、2021级博士研究生傅相蕾说:“我很荣幸参加本次大赛,与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青年同台竞技。作为一名青年医药学生,我们既要扎根科研脚踏实地,又要放眼前沿敢闯敢试,将所学所悟助力成果转化。以大赛为帆,在全球创新浪潮上奋楫争先,推动中国的创新药物走向世界。”软件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主赛道项目负责人魏广顺说:“在大赛中,我们将实验室的算法与技术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赋能医疗领域,推动社会智能化发展。未来,我将继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深耕细作,致力于研究成果的落地转化,以科技创新惠及民生。”土建与水利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产业赛道项目负责人王亚洵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肯定了我们青年学生在创新大赛中展现的卓越风采,字里行间蕴含着振奋人心的无穷力量,为我们指明了创新实践、互学互鉴的方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青春激昂、锐意进取、敢闯会创、投身报国,吾辈义不容辞。”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项目指导老师王春鹏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参赛学生的鼓励,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巨大鼓舞。作为‘绘乐’项目的指导老师,我更加坚定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决心。我们将继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贡献力量。”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展现才华。数学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产业赛道项目负责人张旭说:“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踏实学习、潜心科研,真正将创新意识深化进自身的科研、学习,将从学校、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之中,将专利与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建设智能司法系统,推动跨学科创新与科研落地,我们将以创新引领,为科技进步和法治现代化贡献力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红旅赛道项目负责人赵倩说:“在国创赛的舞台上,我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青年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关注,感受到青年创新创业的磅礴活力,感受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和担当。‘我敢闯,我会创’呼吁的是勇气、是决心、是行动、是能力。作为环境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建设美丽中国定会在我们这代人中实现。”机械工程学院教师、项目指导老师宋维业说:“作为指导老师,我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持续提升研究创新能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也将不遗余力地培养青年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助力他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出青春才智。”土建与水利学院团委书记何玥说:学院坚决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战略,聚焦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产学研赛大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多渠道、多阶段、多方式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管理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阴晓雪说:“作为学生科协的一员,我参与了学校师生团队参赛的服务保障工作。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感受到未来机会广阔,将以青年之心、青年之力冲锋,与同龄人一同实现理想。”
下一步,山东大学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相贯通,深刻把握其内在联系,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新、以赛促创,为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