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党委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克服各种困难,凝心聚力,使材料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
认真落实党委工作责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凝聚人心,促进发展。认真履行职责,带好队伍,注重工作交流与指导,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建立并实施了主副岗制度,培育大家的团结协作精神;建立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支部制度,参与并指导支部开展工作;成功召开学院教代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主持召开了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民主生活会、基层党支部书记会、领导班子学习研讨会、党风廉政专题会议,为党员骨干讲专题党课。
坚持党建工作服务学院全面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并完成了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成功入选“学科高峰计划”首批优势学科,发挥研究所在党支部的作用,组建了多支以“长江”、“杰青”、“国家名师”等为龙头的教学、科研团队,完成了按照国际认证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健全了一级学科全英语课程体系,提升了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二、注重实效,创新师生思想教育工作
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制订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计划,定期深入各党支部,参与指导活动、了解师生需求,组织班子成员及专家教授在兴隆山校区开展“材料名家讲堂”、“海外优秀人才讲座”、“博士生论坛”等多场主题讲座;在教师中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学术道德教育等多次活动,实现了党风与院风、教风、学风的良性互动。
三、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着力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谋划和组织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抓好了三个环节,一是抓好专题党课,学院党委班子集体备课,精心准备党课内容。二是抓好专题学习研讨,每个专题安排一名党委委员负责主题发言。三是立行立改,促进工作,切实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形成了《材料学院“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严不实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不严不实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四、紧密围绕学院发展大局开展工作,以创建世界一流材料学科为目标,切实推动学院改革和发展
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认真执行“985”和“211”工程建设规划,积极进行专项资金购置、安装和验收等科研硬件平台建设工作,完成了国家重点学科年度建设任务。完成了“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双标杆学科对比分析报告、优势学科建设论证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优势学科,全校共有三个学科入选。入选优势学科对于学院的建设和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这将对我们学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院按照学校“引育并举、内外并轨、目标导向、动态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针,统筹国家、部(委、省)及学校各类人才计划、人才项目,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探索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大力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获批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2人,招聘优秀教师6名,入选学校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人。学院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趋势良好。
注重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制订、修订了理论课程教学规范、实践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等教学管理制度文件,申请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启动了新版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措施和课程对培养目标和要求的支撑评价落实到教学大纲中,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的撰写,多名本科生参与的9个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招收海外研究生5名,海外博士后1名;获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获校长奖学金1人,获学校优秀生源奖励基金11名;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9人,联合培养5人;举办了“材料科学海外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求才论坛”等学术论坛。完成了工程博士点的评估报告。招收博士生40名,硕士生152名。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为98.1%和100%。校运会团体总分连续四年获得第一的成绩。
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了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的协作配合关系,辅导员负责日常的事务管理,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创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做好“三涯”规划指导和学业指导等。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形成了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的一体化工作机制。目前学院共有3名教师担任辅导员,39名教师担任班主任。
科研工作、实验室建设成效突出。科研项目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优势学科效应进一步明显,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国家、军工、省部级各类计划基金项目立项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纵、横向科研项目立项数达100余项,到位总经费达3865万元,其中自然科学基金共立项13项,其中重点基金1项,面上项目9项,青年基金3项,合同总金额1167万。其他政府资金资助1023万元;国防军工项目的学科领域有所增加,到位经费569万。学院进一步拓展横向合作,通过科研组织建设经费积极引导各系所开展横向合作调研和业务交流,横向科研经费约1073万元。发表SCI/EI论文280篇,从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来看,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数量有所上升。申请专利55项,授权专利37项,出版专著等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按照专业认证的标准完成了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建设项目任务,完成了兴隆山校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论证工作,建成了“国际化焊接教育综合创新实验及操作实践培训平台”、“材料新型热处理工艺与表面改性综合实验体系平台”以及“功能材料综合与创新实验室”等实验平台。完善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制度和主副岗管理制度。积极争取经费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保障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有序进行。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增强了师生的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有力保障了学院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成效明显。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举办了碳纳米材料的国际会议,成立了山东大学—莱斯大学碳纳米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与德国乌尔姆大学和东南大学举行了生物与纳米材料学术研讨会,与国外7所大学的有关学院进行了合作交流。学院国内合作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与禹城县政府、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裕航特种合金与装备有限公司、汇丰铸造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和联合实验室等,接待辽宁北票市开发区、枣庄市科技局、淄博市科技局、江苏丰县科技局等以及山东、河南、河北等企业来访30余次,组织100余人次教授与企业对接,部分对接工作已开始出现成效,为学院教师产学研合作拓展了空间,也为学院将来研究成果的转化奠定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