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强院兴校行动”党支部书记专题集中培训,这几日又在做样板支部培育创建的工作总结,再次仔细认真学习了学校强院兴校行动意见,从基层党支部的角度,对强院兴校进行了一点思考。
做强学院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做强学科。我们控制系教工党支部立足于支部实际情况,结合控制系学科特点,凝练出“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学科融合,带动学科发展”的工作思路。作为党支部书记,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深入思考。
一是加强党建凝心聚力,凝聚学科发展共识。干事创业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发挥出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才能真正做到强院兴校。党支部工作应该着力整合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将党建目标与学科建设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为一流学科发展凝心聚力。
强化政治功能,凝聚学科团队思想。要坚持党建主责主业,逐渐完善和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组织政治学习,不断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通过不断学习,让所有党员明确党建目标与学科建设目标的统一,充分发挥支部每一个委员、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有经验的老师介绍经验,带头组建或积极参与学科团队建设,上下拧成一股绳。
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执行“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研究支部工作重点和难点。通过党支部书记上党课、专家领导授课、支委领学、重温红色经典、外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地开展党性教育。老党员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科发展提供后劲。
新形式新载体助党建,逐步构建党员服务体系,做好学科建设的保障工作。利用新媒体资源,及时传达学校政务动态、基层党建知识、政策解读、生活资讯、党建资讯、反腐资讯、政治学习资料、教学服务、学科建设等信息。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趣味性,又有效地把教师党员碎片化的时间整合起来,真正实现了凝聚“微”力量,推动党建“大”目标。同时,充分利用灯塔党建在线的交流模块,鼓励党员教师发表学习心得体会,集体研讨,充分交流。
二是落实新发展理念,鼓励教师探索学科交叉科研模式。学科交叉融合本质在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所以交叉学科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学科叠加,应做到凸显优势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交叉学科的扶持、调控,打破学科壁垒,凝炼新的学科方向。我们针对控制系学科特点,组织教师研讨,围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凝练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探讨与哪些方向融合的可能性,开辟新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同时,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优势,由党支部组织不同学科的党员老师带头探讨交叉融合的切入点,谋求学科发展,提升学术竞争力,促进学院发展,从而助力“强院兴校”战略。
三是注重教师人才培养,增强学科建设后劲。
注重学科带头人培养。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是确保团队共同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切实把那些既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创新的教学思想又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良好合作精神、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员选拔到这一岗位上。应加大对带头人培养的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自身影响力。其中,营造民主和谐、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团队合作氛围非常重要,有助于实现“1+1>2”的团队效应。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和主力军,他们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培养和引领。一方面利用学院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鼓励年轻教师多出去开会、研讨,参加各种论坛活动;另一方面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让系里经验丰富的教授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形成“名师带头、团队作战”的培养方式,发扬“传、帮、带”的作用,造就一大批承上启下、富有朝气的教学科研骨干。
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重大科研创新项目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整合、联合攻关才能解决,多学科交叉融合比单一学科建设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交叉学科的发展对于高校学科建设培养新的增长点,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着力于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从整体上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为学校一流学科发展及事业革新汇聚强大合力。建立在系基础上的党支部是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动和发挥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学科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控制系教工党支部将进一步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构建一个和谐团结、奋发向上的组织集体,充分调动每一位党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实现党建与学科建设“两不误”“两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