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院为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历史文化学院就是一个如同家园一样的地方,临别之际,内心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够拥有这样一场线下的毕业典礼,是给我们最意外、最惊喜的礼物,感谢为这一重要仪式精心策划和辛苦付出的领导老师以及前几批返校的学弟学妹、师兄师姐们。虽然口罩遮挡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面庞,但是从大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回到母校的激动。十天前,同一个场地,我作为本科毕业生兼职辅导员送别了2020届本科毕业生。然而在昨天,同样地点,不一样的身份,迎来了我们最盛大的告别。我是何其有幸在山大,在历史文化学院求学、工作八年时光,在这里度过最美的青春年华,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这里包容、自由,让我们找准了梦想的航向。我来自云南一个普通的小镇,如同大家一样,高中之前只有一个目标,好好读书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八年前,真正迈入这里,从社团、学生会面试失败到担任班委,从一名普通学生转变为高校辅导员,从研究生到基层挂职锻炼、从面对舞台唯唯诺诺不敢出声到即使没有动听的歌喉依旧在音乐厅放声合唱。是山大、是历史文化学院给了我如此多的机会,让我勇敢地尝试无限的可能;为我穿上披荆斩棘的铠甲,无畏生活中的风浪;让我真正学会认识自己,找到了究竟要走向何方。
这里厚重、关怀,赋予了我们逐梦的能力。知其所往,明其所来。从本科的文化资源学、遗产保护与开发到硕士的中外历史研究专题、中外历史文献专题,求学的时光让我学会了从历史中探寻答案,借鉴思路。科研立项、读书会、学术会议资助……在研讨和自主探索中一次次突破思维的边界,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社团成员、班级干部、研究生助管,不同的角色岗位适应让我能够拥有不惧挑战的勇气,赋予了我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
这里甘于寂寞、勇于坚守,磨砺了我们圆梦的品格。2018年五四青年节,我们一起聆听过李占扬教授“一盏孤灯终未灭,满屋石头还堪读”的经历;求学岁月,我们一起目睹了博学洽闻的老师们仍在专业领域不断推陈出新、笔耕不辍;疫情期间,我们坚持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一起完成了研究生阶段最后的学术训练。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我们学会了在不惧清苦,不怕挫折,不畏艰难,勇于坚守。
我想我会永远记住这里,记住舌尖上山大的暖冬鸡蛋饼,记住小树林鸟鸣林静,记住知新楼里人来人往,记住音乐厅合唱悠扬。纵有千般吐槽,却又万分不舍。因为这里承载了我们的青春与张皇,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收获,也记录着我们的挫败与倔强。
饮水思源,感谢风华正茂、人文日新的学院,感谢身正学高、春风化雨的师长,感谢志向高远、团结携进的同窗们,感谢默默奉献、坚定支持的家人们,感谢那个坚持奋斗、永不放弃的自己。
且随壮志逐梦远,山魂海韵系此生。暂时的离别是为了最好的相会,千言万语终究凝结为最美的祝愿:祝学院人才济济,再书华章!祝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芬芳!祝所有毕业生同学梦想常青,担当常在,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