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即将离校的本科生、研究生都会遇到如下的问题:对于自己不方便随身携带或不急需阅读的书,是按照废纸的价格卖给收废品人员呢,还是直接送人呢,或是捐献给图书馆呢?
在这三种思想中纠结的同学有很多。一部分同学出于方便省事考虑,往往选择了回报可能只是一支冰糕的钱,就把好多本有价值的书卖掉了;而另外一部分同学经过思量后决定把书送给师弟师妹;同时还有一部分同学义无反顾地选择把书捐给图书馆。
博士生何淼同学就是后者。记得昨天我正在借书处值班,一位知性漂亮的女孩手里提着好大好沉的一袋子书走进了图书馆。一听说她要捐书,本来挺拔优雅的她在我眼里的形象更高大了。我点数完她捐书的册数以后,请她说出她最喜欢的是哪一本书,写在捐赠证书上,她稍作犹豫后说:“《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 她说读过以后会对自己的思维习惯产生一些改变。旁边的同事一听书名,也对此书很感兴趣,和她交流了读后感。
我找出捐赠证明,一笔一划认真工整地填写,何淼说:“从您一丝不苟的神情上能看出您是多么认真。”我说:“您那么辛苦来给我们捐书,我能做的只是填写捐赠证明、登记捐赠书目。一张潦草的捐赠书怎么能对得住捐赠者对图书馆的拳拳之心呀!”
记得曾听过这样一个启人深思的故事。暴风雨后,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卷上岸来的小鱼。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捡起小鱼扔回大海,有人劝他:“孩子,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回答。“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回大海。倘若总在“值不值得”“需不需要”的犹豫中徘徊,我们往往就错过了让一条小鱼重返大海的机会。世界万物的任何一种存在,比如一颗星星、一处美景、一次结缘……其实都是和你有关的美好遇见。何淼博士捐赠的不仅仅是书,而是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视野,一种理想。希望她的捐赠会让更多的山大人有机会感受一份清凉甚至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