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还是在大一的一门专业课上。当时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国内几家较为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并邀请研究生学姐为我们分享实地调查经历。抽样的严谨、入户访问的艰辛、陌生人的温情……作为一名对社会科学极其感兴趣的学生,初识社会调查,我感到十分新奇,又怀有一丝憧憬。
今年,我顺利通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项目的三轮面试,成为桂林地区的一名访员。2020年是CFPS项目第十年,能在这个颇具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参与一线调查访问工作,我倍感荣幸和自豪。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培训和访问工作只能在线上开展,遗憾地错过了未名湖畔和访问地桂林的风景,但对我这样的小白而言,电话访问仍然是非常独特的体验。
7月上旬,收到调查中心邮寄过来的设备和服装之后,高强度的培训任务接踵而来。为了保证实际访问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问卷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五天培训期间,我一刻也未感松懈,甚至连某天晚上做梦都在练习访问管理系统的实际操作。
培训一结束,我和另外两名桂林地区的访员伙伴就立马投身到访问工作之中。虽然我们按地区被划分到了一个小组,但电访形式较为特殊,大部分工作还是要自己独立完成。拿到样本信息,我怀揣着忐忑地心情拨通了某家受访户的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受访户一句“没空,要加班”就让我吃了闭门羹。访问的第一天,拨了二十余通电话后,我只完成了一份问卷。
访问开始的头几天,我几乎每天都在焦虑和紧张之中度过:早上眼睛一睁,访问工作便充塞了整个大脑,心率开始飙升。我害怕被受访者拒绝,更害怕自己笨拙迟钝,不能承担起访员的责任。调查中心的督导安慰我们,在一开始碰壁是难免的,电话访问成功率相对较低,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持专业、礼貌的态度,打好这场“持久战”。想到项目的重要意义,我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到今天,访问工作已经有序开展将近半个月了,我已经独立收集了六十余份问卷。回望这段磕磕绊绊的历程,我的心理障碍已经渐渐被解除。“身居方寸亦能问天下”,作为一名有情怀、有担当的山大学子,我有信心做好接下来的访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