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我作为中国第十七批援塞舌尔医疗队的一员,带着医院的嘱托,亲人朋友的挂念,踏着前辈的足迹,历经15个小时的飞行,平安到达塞舍尔。做为一个已经50岁的骨科医生,多年党龄的党员,我怀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在没有翻译、没有厨师、居住分散且安全形势未知的情况下,开始了援非工作,展示了中国医生的友爱精神和高超技术,同时也展示了山大二院人的风采。
2018年09月15日,第17批援塞舌尔医疗队到达塞舌尔
2020年9月26日,我们在疫情态势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国家交给的援外任务。作为援外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我带领医疗队乘坐湖南六建包机顺利到达祖国。两年来,在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国家卫健委和山东卫健委的领导下,在这个印度洋的岛国,我们传承和发扬了我国援外医疗的大爱无疆精神,积极工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政治思想、援外医疗、外交宣传、抗疫、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援外的日子里,我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素养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认真,积极主动,忠于职守,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严格遵守外事纪律,遵守各项队规。我们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承担起使命和责任,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
我们的医疗队共6人,我同心内科医生李志远、放射科医生杨玉海在塞舌尔国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其余3个针灸医生在东北点工作。塞舌尔国家维多利亚医院是塞舌尔最大的医院,百分之八九十的医生、护士都是从国外雇来的,主要来自古巴、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总共6名骨科医生,摩洛哥1人、古巴1人、俄罗斯1人、当地两个初级医生,承担全国的骨科工作,包括值班、门诊、手术、巡诊,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由于医生属于“多国部队”,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我不断改良当地医生的术式及治疗思路,获得了患者及当地各级医师的一致好评,并不断接受改进建议,多类手术在塞舌尔当地均属于领先水平,更新了在塞舌尔多年的石膏固定理念。塞舌尔人比较喜欢运动,由于是岛国,当地人饮用雨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四肢骨折的病人比较多,特别是前臂和足踝。原来都是超关节管型石膏固定,且固定时间相对较长,当地天气炎热,容易出现皮肤问题,肿胀加重和去石膏后功能障碍的较多。这种远端的骨折不需要超关节固定,更不需要管型石膏,简易的石膏托足够,经过多个病例的观察,目前基本都应用这种简易固定,减少了致残率和其他并发症。我提倡微创手术,以减少组织的创伤,特别是血运差的部位,例如跟腱断裂,如果手术时组织损伤大,极易出现跟腱不愈合和皮肤组织坏死。塞舌尔的一个国家级羽毛球女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跟腱完全断裂,我尽快安排手术,微创行跟腱吻合术,结合快速康复技术,术后当天下地活动,术后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病人非常感激。
每周一、二、三是骨科手术日,一般每次安排4至5台手术,主要是创伤和关节置换术;脊柱手术较少,每年不到10台;矫形手术也很少——同国内相比,这里的效率非常低。第一台手术要拖到10点才能开始,中间衔接很慢,加班是常态,许多骨科器械还都是我们十几年前用的,器械也不配套,型号不全,特别是缺少钢板、髓内钉。最危险的是艾滋病、肝炎、梅毒等不是常规检查项目,特别是进行骨科手术需要用到电钻、电锯、骨刀,再加上医生之间配合不熟练和水平差距,伤及手指有时难以避免。在我来塞舌尔半年的一次关节置换手术中,我的右手拇指被同台医师的锤子砸伤,锤子边缘的锐利棱角刺破了手指背部的静脉,看到鲜血从破损的手套里涌出来,我心里的第一念头就是“不能这样就为国捐躯了吧,离完成任务还有一年半呢”。最终忐忑了一周,看到病人的HIV阴性才松了一口气,但也不能完全保证没问题,还要长期观察。通过近一年的工作,我凭借过硬的技术也赢得了同行的赞许,特别是做了塞舌尔一年来唯一一个断指再植手术。
塞舌尔医院只接受社区转诊的病人,我一般周四上午门诊,都是提前预约,每次30至40个病人。这里的门诊护士和辅助人员穿工作服,医生没有工作服,都是穿平时的正装,应该是为了拉近和病人的距离。病人要看专科医生门诊难度很大,一般要排队1个月,他们对医生非常信任,看完直接治疗,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虽然全免费,但由于做个CT、MRI需要排队1-3个月,使很多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乘坐小飞机外岛巡诊
外岛巡诊辛苦而又没有任何报酬,当地医生难免各种推脱不想去,我们在这里是援助,所有工作都是没有报酬的,所以这项工作基本由中国医生承担。作为1个在国内不太说英语、50岁的医生,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去外岛独自巡诊,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每月两次巡诊,月中一天,月末两天,搭乘最早班的小飞机,早晨5:40或6:55的航班,四点多就要起床,医院派车提前1小时送到机场,首先坐飞机到普拉兰岛,再改成坐船去拉迪格。门诊病人很多,要看30多个,都是提前约好的,还有临时加上的。下午坐船返回普拉兰,第二天看完门诊再坐小飞机返回,很是辛苦。
我第一次去普拉兰巡诊,由于病人太多,竟然误了回来的飞机,在机场等了4小时,最后在机场的帮助下坐最后1个航班回来。在塞舌尔,我能充分体会到慢节奏,来去在飞机场等转运车两三个小时是经常的事。这种小飞机可能很多人没坐过,就像农村的拖拉机,隆隆作响,声音很大,飞得不高,飞机在云层里穿梭,让我有种提心掉胆的感觉,下了飞机耳朵还懵懵的。这项工作虽然辛苦,但对中国医疗队来说,更容易讲好中国故事,体现我们的无私奉献,不论在机场、码头、医院、旅馆还是岛上,你都能感受到当地居民对我们的热情,总能听到“Doctor,你好”这种不太熟练的乡音。我在国外充分体会了祖国的强大带给我们的信心和文化自信。
急症行小儿股骨干骨折皮牵引
医疗队只有我和杨玉海值夜班,晚上经常只有我或者他。1个中国医生在医院,每月值7至9个24小时班,遇到其他医生休假,可能每月要值10多个班。2019年的12月,正赶上圣诞节,有两个医生休假,我在10天内值了5个24小时班。值班手机接听全国的电话,各种口音,有时听起来有点懵。一到周末,诊所的病人都往医院推,值班比较忙,同事告诉我,这些病人应该回当地诊所看,但看到他们转来了,我们不忍拒绝,都给他们治疗。这里不像国内分专业,这里是大骨科,包括儿童都要看,就靠基本功来治疗,有些很复杂的小儿病人,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我就向山大二院儿外科专家王若义请教。
到中资企业进行安全和疾病预防宣讲
对于在外的中国人来说,苦点累点都不怕,最怕的就是生病。我们经常利用公司员工放假的时间,到援建项目部驻地进行义诊,为公司员工进行健康查体和指导。历届医疗队都承担着中国驻外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塞舌尔目前除大使馆、经商处、孔子学院、医疗队等涉外机构外,还驻有青建国际、沈阳建筑、中国水电集团、华山建筑、湖南六建等建筑公司,他们多数都承担着中国援助塞舌尔的建筑项目。我们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逐一对驻塞的中国建筑公司进行义诊,目的是初步掌握建筑公司中方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根据个人不同的身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给予药物或者针灸等治疗,确保他们在塞舌尔工作期间拥有健康的身心,并就工人们提出的一些健康问题和疑惑,进行详细的解答。塞舌尔是典型的热带气候,炎热而潮湿。来塞的工作人员,对气候的适应大都有一个过程。我们针对这些现有情况,结合自身的经验体会和专业知识,给予他们相应的生活健康指导,使他们较快度过适应期,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中塞友谊作出贡献。
我们医疗队24小时电话畅通,做好华人华侨的保障。对于建筑公司来说,外伤是难免的,在维多利亚医院,只要没有生命危险,急诊等个2至3小时很正常。有医疗队在,他们可以随时就诊、随时治疗。2019年2月20日早晨6点30左右,在塞舌尔工业区附近的公路上,一辆载有中国和孟加拉国工人的卡车为躲避正面突然失控的塞舌尔私家车发生侧翻。卡车属于一家中国建筑公司,车上有21名工人和1名司机,事故造成卡车上人员不同程度受伤。我紧急赶到医院,协助处理伤员,并急症为两个锁骨骨折和1个胫骨骨折的病人做了手术。两个月后,又是同一个公司,晚上6点,一个工人在清理搅拌机时右手毁损伤,急忙赶到医院做了清创修复术,手术进行了4个多小时,保住了3个手指。2020年8月21日夜里8点,一位著名爱国华侨因不慎摔倒导致左手和上肢剧痛。他在抗疫期间,为武汉捐款现金500万元和大量抗疫物资,平时也给医疗队很多的帮助。虽然这周医疗队集体休假,我们还是紧急集合,迅速赶到医院,杨玉海亲自拍片,确诊为左桡骨粉碎性不稳定骨折,移位,压缩。考虑到塞舌尔医院的医疗条件,没有合适的钢板,决定行手法复位外固定,虽然由于骨质压缩,骨缺损不能像手术那样达到解剖复位,但限于条件,这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于是便在医生程斌的牵引下进行整复,复查X片,基本达到了解剖复位。
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外交、构建中非友谊的桥梁,也是医疗队的重要任务。我刚到塞舌尔的时候,科内的同事不太相信中国医生的医疗水平。我发现CHETTY医生每月都去法院两三次,一问原来是骨科的医疗官司。在这里,病人感觉效果不好,都是去法院,虽然病人基本没有打赢过官司,但也为医生的工作增加烦恼。于是我就向他们提出疑难病人的会诊制度,只要觉得有问题的病人,留下联系方式,讨论并1周后复查。应用制度后的1年,大大减少了官司量。
刚到塞舌尔的第一个星期,由于语言不通,我也遭受过质疑,但都由我专业的技术化解了。我和医院CEO在显微镜下做腰椎间盘摘除并固定手术,术中他在显微镜下把硬膜撕破了,我帮助他缝合了硬膜,使他认识到我们虽然刚到、语言不适应,但过硬的技术也能弥补。一位从古巴学了11年的关节医生,刚来做全髋关节置换,错把股骨水泥柄当成生物柄安上,复位时导致骨折,我协助他进行了纠正。古巴医生在关节镜下做前交叉韧带重建,原来都是切开做,我指导他闭合做了重建,他非常感激,见了我直竖大拇指。普外科医生的3岁女儿前臂双骨折,晚上9点多了,请求中国医生进行复位,虽然我不值班,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医院给她进行了整复,效果很好。后来好多医院工作人员的亲属朋友,还有国家部门的工作人员,有骨科方面的疾病,也都希望找我治疗。
2020年4月,在做一个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时候,牵引床滑落,正好砸在我的脚上,手术鞋被砸了个洞。我坚持做完手术,下台拍片示第5脚趾骨折,按常规在塞舌尔是工伤,至少休息1个月。考虑到骨科本就人少,我只休了4天就一瘸一拐去上班了,塞方又对我们中国医生有了新的认识。
塞舌尔医院骨科医生VLADIMIR,是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初级骨科医生,已在塞舌尔工作1年,我指导他做了部分骨科手术,他感到自己有了很大进步,主动要求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科进行学习。科室安排英语交流能力较好的关节外科医生殷庆丰同他对接,帮他办好了各种手续,虽然因为疫情没有成行,但也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
2018年10月25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带队的全国政协代表团一行十六人抵达塞舌尔,对塞舌尔共和国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塞方向代表团介绍了医院的历史、现状和医师培训、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塞舌尔共和国卫生部部长让-保罗·亚当先生说塞舌尔的医疗水平在非洲是最好的,这离不开三十多年来中国医疗队对塞舌尔卫生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刘奇葆在塞舌尔卫生部长、驻塞大使、经商处负责人陪同下看望第17批援塞舌尔医疗队员
2019年10月1日,塞舌尔国家报对中国医疗队报道
2020年10月01日,塞舌尔国家报对中国医疗队报道
2019年和2020年国庆节期间,塞舌尔国家主流报纸于NATION版面上均刊登了关于中国医疗队的文章,从1986年中国政府派出第一批援塞舌尔医疗队起,到至今为止已经派出17批医疗队来塞进行援助,对当地医疗卫生事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身在当地就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医疗队,更加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参加赛舍尔卫生部举行的登山比赛
当地人喜欢中国饮食,我就定期在家烹制美食,带到单位,和当地同事、古巴医生一起分享,促进友谊。2019年12月,我们和当地人组队,参加环岛马拉松接力跑。2020年2月,我参加了塞体育部举办的登山比赛,展现当代中国医生的新面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更有效地拉近我们和当地人的距离,有助于在各种活动和当地媒体中宣传医疗队。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坚持上班,时刻提醒队员注意防护,安全第一。在大使馆经商处的领导下,我们与塞方卫生部门密切合作,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积极协助在塞中资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培训华人华侨,科普新冠防护知识,努力为所有在塞同胞筑起一道阻挡新冠病毒的坚固屏障。
2020年5月,疫情期间,我国一重要外交人员出现肺炎症状,每天高烧39℃以上,憋喘,不能平卧,经医疗队完善辅助检查,诊断为肺炎,紧急收住内科隔离病房,按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处理。经医疗队及使馆积极沟通与塞方协调,尽快排除了新冠肺炎诊断,明确诊断为分枝杆菌肺炎。我和医生李志远坚持跨专业查房,并积极联系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十余天精心治疗,患者完全康复。
在大使官邸同赛舍尔卫生部官员进行工作交流
圆满完成两年的援外工作,自己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英语交流水平,经受住了考验。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我会继续发扬甘于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