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济南没有阳光,冬天的雾气笼罩着中心校区,远眺南方若隐若现的山峦像一幅水墨画,意境油然而生,阴雨天带给人的惆怅也散去许多。我走在充满青春的校园里,头脑里还是昨天“学术之星奖”答辩的过程,感慨万千:四年前有幸加入孙金鹏老师和于晓老师团队,从着手准备课题设计实验、摸索条件的屡次失败、课题进展的多次波折、投稿被拒,到最终文章被Nature正刊接收发表这一过程,再到昨天“学术之星”答辩,这一历程一幕幕在眼前划过,就像今天的天气,有挫折带来的压抑,有多次尝试后实验成功的兴奋,有文章发表后的激动,但一切最后回归平静,让人静静地欣赏一幅成长带来的美景。
经过学院、学校初评,12月4日,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学校网站公示的“学术之星奖”终评入围名单中,我兴奋又忐忑。能有机会站在学校的学术最高答辩台上向各学科带头人展示成果,是对我们课题组工作的认可。想到“学术之星奖”代表着学校研究生学术和科研方向的最高水平,与各学院、各专业最优秀的同学同台竞争,我的心中又难免紧张。
按照终评会的答辩抽签顺序,我在第12号上台,看着熟悉的幻灯片,把我们的课题以及今后科研方向一步步展示给评委和老师,按学校要求完成了答辩。得到评委老师的肯定及鼓励后,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为今后的科研学习和工作积蓄力量。
回趵突泉校区的路上,我给团队的肖鹏老师和杨帆师兄打电话汇报答辩经过,不免又聊起来这一课题艰辛而充实的历程。整个团队在孙老师和于老师指导下前期历时三年多的条件摸索、披星戴月准备蛋白样品、天一亮背上包带上样品跑着去赶火车这些都已不值一提,更多的是无数次尝试又无数次失败之后心理防线的崩塌。有太多次想放弃的念头,但是每当这时,孙老师及于老师总是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家,带领团队反复分析失败的实验结果,转换思路后重新设计实验。多个深夜里,疲惫和挫折曾让我一蹶不振,但是看到实验室总有人还一如既往初心不改地不断在尝试,我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新冠疫情期间人手不够,团队老师和博后齐上阵,硬是在没有条件的时候自己创造条件,学校线下停课的四个月里,实验室有条不紊地运作,从未休息。没有人把疲惫挂在脸上也没有人慢下脚步,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当大家看到文章被接收的邮件时,更多的是坦然和欣慰,我们的坚持是对的,团队的努力终能得到应有的收获。
对我而言,这篇文章是我科研学习过程中的一大步,让我懂得团队的强大和坚持的力量,更加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对我们实验室团队而言,这只是科研工作的一小步,翻过这个山头,将看到更高远的风景,还有更重要、更有意义的科研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正如孙老师常说的那样: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多,但一群人走得更远。未来的科研之路更需大家齐心协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