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施工现场返回学校两周多了,我的两支胳膊的前臂一直在脱皮。我小心翼翼地在脱皮的地方抹上芦荟胶,思绪又回到了工地,想起了在大山深处和施工一线可爱、可敬的“山大人”。
记得端午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起了个大早。天刚蒙蒙亮,我们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三人小团队乘车前往遥墙机场。我们的行李箱里除了各自的换洗衣物,几乎全是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准备的拍摄器材:单反相机、OSMO Pocket口袋云台相机、Insta360VR全景相机、无人机及其附件设备。
此行的目的地是中铁十二局川藏铁路项目施工现场。研究生院组织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五育协同工程”学习实践活动将于6月16日上午在施工现场正式拉开帷幕。团队里的老师介绍说,这次要去的工地分布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康定市辖区内,海拔3200米至3800米不等。我在华北平原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于因低压低氧环境导致的高原反应,只停留在看过的影视剧和脑海的想象之中。要知道中心校区的海拔也才只有50米左右,一些工地的海拔是学校的77倍多——我的心里既有忐忑也有期待。
飞机落地后,我们转乘大巴抵达康定。刚一下车,我就感觉胸闷、呼吸急促、头晕,走起路来都有些轻飘飘的——高原反应来了。项目组的石少帅老师问我用不用高反药,我摇了摇头,笑着说:“我先自己适应适应。”
6月16日上午,我跟随老师们和同学们来到海拔3200多米的中铁十二局川藏铁路项目工区,与大家共同见证了项目公司总经理白国峰和学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国亮老师为“山东大学—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川藏铁路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这也意味着我参加的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启动了。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我们走进李术才院士领衔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工程科研一线,先后前往工区数字化管控中心、项目部党建活动室和康定2号隧道施工现场等地参观学习,海拔高度也从3200多米上升到3800多米。我们的小团队白天与大家一同在工地学习实践,晚上就聚在一起商量改进第二天的拍摄和采访计划。我们三个人一边拿着氧气瓶吸氧,一边预想在拍摄采访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头脑风暴”解决问题的场景,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在工地上,我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哇!”——包括我在内的同学们不仅惊叹于逢山开隧、遇水架桥的先进工程机械与技术,感慨于川藏铁路建设者的无穷智慧与力量,更对长期驻守、奋战在大山深处和施工一线,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山大人’感到由衷敬佩。
第二天天气阴沉,我看了一眼天气预报:全天阴天,就只在脸和手上抹了防晒霜。到达工地后,天空放晴,为了抓住拍摄时机,我撸起袖子慢步小跑,休息时才感到胳膊前臂又痒又红。从撸起袖子到被晒伤,还不到两个小时。涂抹完药物,我不禁感慨老师之前提醒的气候多变、紫外线强烈一点不假,也对一线建设者又多了一份敬意。
第三天,我们采访了常年驻守在川藏铁路项目一线的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石少帅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卜林和硕士研究生曹天宇。在这几天的实践中,石少帅老师既是我们行程的向导,又是在工地介绍工程施工领域知识的教师。他在车上会讲一些小故事,是一个爱笑的人。采访中谈到家人时,讲到心中感到对父母妻儿的亏欠,石老师一度哽咽。孩子出生时,他只在家里待了7天就匆匆返回施工现场,平时很少能陪伴家人,但也正是因为家人的理解和团队的协作,支持着他投身川藏铁路的建设事业。卜林和曹天宇的生活基本上是工地、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在他们眼中,在工地的时候很有趣,灵感也最多。讲到“618”购物节,他们不约而同地带着疑惑的表情问我:什么是“618”啊?其实在工地上收发快递根本不成问题,但他们的聚焦点是川藏铁路的施工进展,而不是外界的喧嚣繁华。是啊,做学问,只有扑得下身子、耐得住寂寞才会出好成果。
第四天,学习实践活动结束,我们经318国道前往康定机场准备返程。有着“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壮美景色的318国道离工地不远,在川藏铁路施工一线的“山大人”却难得有闲暇驻足欣赏。他们笑称这次能看看美景,是沾了我们的光。
川藏铁路施工现场一行是我的宝贵体验——晒伤的地方脱皮了,我也算是蜕变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要把“两路”精神和“三不倒川藏精神”带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去,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向川藏线上的‘山大人’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传人。
注:本文为“百廿校庆作品征集”活动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