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日的一场罕见大雪,济南一秒入冬,气温骤降,但这丝毫不影响八个学院的老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的热情。
第一次听韩佶颖老师的教学学术(SoTL,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工作坊是在两年前,我还清晰记得当时的讲座主题是“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理论与实践”。我一直单纯地以为,教好每一堂课就是合格的老师了,但是从韩老师提供的研究数据中我才知道,我所认为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感知到的教学效果可能截然不同。这种认知的偏差,需要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敏锐地感知,聚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就像科学研究一样,教学研究也是一门严谨的学术,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因此,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出于好奇,我开始尝试以研究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由于缺少教育理论的支撑,缺乏教学研究顶层设计的理念引导,我一路跌跌撞撞,教学研究开展得并不顺利。就在这时,为解决一线教师从事教学学术研究中遇到的困惑,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这次“教学学术研究系列工作坊”,我有幸再次成为工作坊的学员。
这次工作坊由外国语学院韩佶颖老师、薛琳老师以及国际教育学院蔡燕老师担任主讲。三位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学术研究经验,各展所长,通过各自具体的教学学术案例(大学英语教师动机系列研究、语言教师认知的动态演变、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中文学习者直播课程学习意愿研究),手把手地教给我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如何选择实证研究的范式,如何确定研究背后的教育理论基础,如何设计有效的量表,如何对样本参数进行描述并作推论性分析……她们从实操层面为我们展示了教学学术如何一步步展开并深化。同时,三位老师还基于自己的专业所长,对每位老师提交的研究计划进行点评,梳理我们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策略和方法提出指导性意见。从粗糙的研究计划到具体可实施的研究项目,离不开三位老师的倾囊相助。
非常感谢教师发展中心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本着对教学研究的本真热爱,大家聚在一起,与同频的老师们聊共同关注的教学话题,开展共同喜欢的教学研究,共同努力为学生呈现更优质的课堂教学。我想,这就是寒冷冬日里独属于教师的幸福与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