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樊丽明校长作了有关“中央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组织与实施”的报告。报告中着重提出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成果和建设目标。樊校长的报告提到了选树典型、示范引领,这让我意识到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通过培训、线上学习进行,还可以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不同的思政元素可以挖掘,我们应该从相同专业、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科的老师身上学习到更多、更有价值的内容,进而充实自己的课堂。
此前,我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培训的第一讲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主讲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政策解读”。吴司长在报告中用全面、细致的解读,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指示批示精神,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建设以及社会的责任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思政建设的《纲要》精神,积极、高质量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的教师,当我第一次知道课程要开展思政建设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要怎么做?数学与课程思政之间有什么关系?由于平时的课程都是专业基础课,内容也是理论知识偏多,所以一时难以与思政元素关联起来。通过《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学习,我才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且初步了解了课程与思政之间要如何联系在一起。课程思政并不是让教师把课堂变成思政课,而是在保证课程的专业性基础上,注重价值的引领。对于理科的教学来说,课程思政也并不局限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伦理,这才是理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并且应该传递给学生的正确的课程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课程思政的指示精神中提出期待教师们成为大先生、大老师,这既是对我们高校教师的期望,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大先生,仅仅教好一门课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时刻谨记立德树人、关爱学生,真正把课程思政的要求贯穿在教学生涯之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课程思政的新方法、新途径,做好课程思政这件大事、天大的事、伟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