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教职工

科研院工作人员 毛毳

毛毳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21日 20:42 点击次数:

早春三月,百花盛放,嫩柳新绿,校园里处处显现春的生机。昨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期的最后一天,随着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单位承诺书显示“已接收”状态,学校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申报工作圆满收官。对于我这个“基金新兵”来说,却是来之不易的、精耕细作、辛勤耕耘的成果。

百廿校庆一结束,我正式来到科研院国家基金部报到,从一名求学七年的山大学子转变为学校一名科研组织管理工作者。刚刚步入岗位,一切熟悉又陌生。学生时期,我就对国家基金有所了解,觉得基金完全是靠科研人自己的努力。但当我真正接手工作,在跟领导和同事沟通学习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原来一个有效的科研组织可以让项目产生“1+1>2”的效果。另外,基金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项目培育、立项、结题,每一项任务都需要精耕细作,保质保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管理的知识,更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冬天播种。按照“全程、提前、有组织”“人才、重点、一对一”的工作思路,从去年10月份,我们便开始谋划2022年国家基金申报组织工作。首先是对杰青优青等人才基金项目进行摸底,提前摸清了人才苗子储备情况。其次,为了调动二级单位组织申报国家基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与近二十个学院一对一动员交流。由于每个学院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每去一个学院之前,我们都会提前准备大量资料,整理出这个学院往年的申报和资助情况,以便能够精准服务,为老师们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最后,我们针对不同项目类型、多种人员结构,在一校三地陆续开展了7场申报宣讲动员会。会上邀请了不同研究领域近二十位国家杰青、优青等专家跨校区分享经验,以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体现山东大学的整体综合优势。另外,面对疫情防控对宣讲工作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今年的宣讲动员会采用的是线下参会与一校三地现场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那些因时间、地区冲突而无法现场参会的科研工作者。

春天育苗。转眼来到了3月,每年这个时候应该是每个申请国家基金的老师和基金管理工作者最忙碌的月份。在这段时间,老师们会专心撰写标书,而我们在想尽一切办法助力老师们安全平稳地获得国自然的“入场券”。年前,我们便根据指南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形式审查表》,帮助老师自查,减少形式错误。3月6日,集中审核工作正式开始。为解决往年形式审查过程中需申请人提交多次纸质材料的难题,落实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今年所有申报项目全部采用“无纸化”方式进行形式审查。由三十余人组成的形审工作小组,每日加班加点,事无巨细,本着“吹毛求疵”的态度,对申请书的模板使用、简历信息、附件内容等诸方面,按照基金委的要求进行了严格细致的审查。在14天的时间里,工作小组对2700份电子版申请书进行了五轮形审。为了真正实现让教师“少跑路”,每一轮形审结束后,所有的审查意见会通过电话或微信反馈给科研秘书和老师。每到反馈意见的那一天,整个形审现场热火朝天,电话铃声“茉莉花”响彻不断,我们耐心解答着每一个问题,只为老师们最终能提交上一份完美的申请书。

仲夏收获。集中申报期暂告一段落,但基金申报并没有结束,而是全年无休,目前还有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优青(海外)等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正在进行中。衷心祝愿每位老师都能心想事成,在今年结出累累硕果。

时光不负赶路人,新学期我会继续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姿态,将精耕细作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学校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贡献一份力量!


【供稿单位:科研院    作者:教职工 毛毳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芳奥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