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眨眼就要毕业了。回望这三年,一多半的时间不在学校,还有些许感慨。在外虽有时无法享受学校的便利,但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毅然决然会去到工程现场。
还记得两年前要去工程现场时的新鲜感和激动心情,但当新鲜感褪去,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来到这里,我应该怎么做?慢慢地,我找到了答案。
从成昆铁路到昌景黄高铁再到川藏铁路,在工程一线开展科研和参与项目,最大的感触就是“接地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到现场了才知道,我们真正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真正需要做什么研究。开展具有针对性和贴合实际的研究,并当研究成果能为现场建设提供一些帮助时,我会更加感受到这样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带来的成就感也会驱使自己更加努力。
工程现场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学识水平的提升,更是个人品格的拔高。我们经常凌晨三四点进隧道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在涌水严重情况下进行探水作业;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工程一线,我们克服恶劣的高原环境开展现场试验。这些经历都塑造了我坚韧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了自己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这些将会是我伴随一生的财富,并且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极大地充实了我人生的意义。
仔细回想这三年获得的经历和成长,更多是得益于山东大学岩土中心和导师石少帅教授的培养。石老师扎根现场十余年,具有非常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十分敏锐的科研嗅觉,一直是我的榜样;他的科研态度、思考方式、为人处世,都以行动的方式教育着我、影响着我。三年前,我非常幸运地加入岩土中心这个大家庭。中心秉承“坚持理论结合实践、解决重大工程难题”的培养理念,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尤其对于我们工科生来说,我们以国家社会需求为导向,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快速成长。岩土中心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科研作风也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使我拥有了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年硕士生涯。三年来导师和中心对于我的知识水平的提升和精神品格的塑造,让我今后的人生无比受用。
最近拍了很多相片,努力留下很多人和很多景的记忆,唯一遗憾的就是至今和石老师没有一张比较正式的合影。但遗憾也是一种美吧,因为我们重叠的这段人生中,都在努力奋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
“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山大的办学宗旨是通过我们个体的努力去推动和实现的。不管是在课堂、在实验室、在工程现场,我们山大人秉承着“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以不同方式贡献着我们青年人的力量!未来也一样,我们还将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岗位上去传承和光大山大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