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结束了为期7天、共计28小时的社区志愿服务。
7月底,武汉市江夏区在常态化便民核酸检测中发现4例无症状感染者,各单位反应迅速、决策果断,江夏区实行三天临时性管控措施,全市各社区、街道网格员也忙碌起来,对有过江夏旅居史的市民开展排查,并对境外、省外的来汉、返汉人员进行摸排。
在得知社区人手紧缺后,我报名担任志愿者,来到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兴业社区,协助社区网格员进行武汉市联防联控疫情防控平台信息排查、扩面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台账整理等志愿服务。
报到第一天,我就接到了任务,整理前一天晚上大数据排查发现的途经中高风险区的本辖区居民台账,此批次共24人。熟悉政策之后,我开始逐一联系此批居民,通过电话核实其身份信息、家庭住址与具体的行程,通过微信群统一告知居民当前政策并了解监测情况。随后,我将居民的基本信息与街道各级负责干事信息填入表格,为每个人建立翔实的纸质档案以供保存。
随后几天里,我在微信群内提醒这24位居民进行一日两次的体温上报,及时发布街道“单人单管”核酸检测时间、地点等信息,及时询问、记录他们的核酸检测结果,并耐心回答居民的问题。在社区委员们的细心指导下,我学会了操作武汉市联防联控疫情防控平台,并尽己所能,协助开展该平台上的信息排查。
在给14天无核酸灰码人员致电问询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高龄独居老人在炎炎夏日前往采集点进行核酸检测的困难,还有共用一个智能手机的老两口做完核酸难以证明的无奈,也听到假期返村人员认为管理相对松散便不需要做核酸的观点。在外地来汉、返汉人员中,有因为工作原因需要高频往返于各个城市的机长、空乘人员、地铁系统维修人员等,也有趁假期外出游玩的一家子;有积极配合社区工作、较好地采取疫情防控措施的居民,也有接到排查电话后感到不耐烦或拒绝告知行程和个人信息的居民。
在记录了居民朋友们当前遇到的困难后,社区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取得不错的效果。为解决核酸检测点少的问题,社区根据相关政策,定期在各小区设置临时核酸点,在7:30—11:30与17:00—22:00两个时间点为居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为解决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在出入公共场所不方便出示核酸证明的问题,社区印制了核酸检测小卡,标明检测时间并盖章。
通过在社区工作拨打出的数百通电话,我更加了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位位基层工作者的辛苦与付出,也更了解与我同在一座城市的人们的生活百态。体谅、理解、相互传递善意,倾听更多人的经历与诉求并积极应对,携手共建更和谐的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