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学生

“说文解字”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廖依纯

廖依纯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1日 20:33 点击次数:

“大美汉字,美在形体,美在结构,更美在文化,美在智慧。”这是文学院徐超老师在《大美汉字》正文中的所写的第一句话。《大美汉字》一书是我们团队本次选题的基础,每位成员都需要翻阅。初次品读这句话时,我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在参观古汉字展览后,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作为团队中古汉字展调查小组的一员,我参观了山东博物馆二楼9号展厅的甲骨文化展——“片刻千载”。“片刻千载”,细细品味这四个字发现有着极其丰富的意蕴:其一,在甲骨片上刻留的符号,承载着千年时光中的文化;其二,千百年光景也不过片刻之间,转瞬即逝,唯有这甲骨上的符号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超越时空,留存千载而不灭。

或许是在大多数人的心中,甲骨文自带“高冷”气质,展馆内的人并不多。相较于对面精品玉器展的“门庭若市”,这里显得清冷许多,但是我想这种程度的清冷远不及它们沉睡于地下千万年的孤寂。百余件珍贵的文物,甲片、器皿上的符号,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甲骨文的形体之美、结构之美;甲骨占卜,令人不禁感叹其背后蕴含的智慧;先民在农业、气象方面的符号记载以及当今学者对甲骨文的研究,让人在身临其境中重温商代文明,在探寻华夏文明之根的过程中,将中华文化古今相连——“美在文化”大致如此吧。在众多藏品中让人眼前一新的是出口处“姓氏墙”的设计,一个方块上一个汉字,一面是现代简体,另一面是甲骨文字体,每一块木板均可上下翻转。颇有创意的设计让人乐于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其中的知识。

我在展馆中参观了约一个小时,欣赏了每一块甲片,细读了每一句介绍。离开后坐在公交车上,我望着窗外的山东博物馆渐渐远离,直到消失。我陷入了思考,如果没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去参观这样的甲骨文展。虽然最初来甲骨文展的目的仅仅是团队里需要记录实践过程,具有一定功利性,但是当我真正置身其中时,才发现自己被它吸引和折服。甲骨文不是陈列在藏馆里冷冰冰的文物,可望而不可及;它们因人的创造而产生,也因人的创造而再次迸发活力。甲骨也有温度,它们就在这里,千百年来没有变,需要变的是人们的印象和态度。

目前,古汉字传播视频现状调查报告和动画视频策划方案已经整理完毕,“你好!古汉字”社会实践活动也接近尾声,但是我对古汉字的关注不会因此结束。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可以去尝试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了解古汉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供稿单位:新闻学院    作者:2020级本科生 廖依纯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何悦宁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