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红色实景剧本之前,我只知道臧克家是诗人,最熟知的是他那句“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随着了解的深入,我知道了被称为“农民诗人”和“世纪诗翁”的臧克家先生,更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梳理臧克家先生一生事迹的基础上,我和其他主创人员经过讨论,决定用三幕实景剧分别展现臧克家先生惊人的文学才华、深入抗日战争前线开展的斗争以及在和平建设时期的诗坛贡献。
我们的实景剧本第一幕以“遇知交”为题。人生难得遇知己。当年闻一多先生从入学考试的众多文章中看到臧克家文学才华的闪光处,并力主破格录取数学不及格的臧克家。千里马有幸遇伯乐,臧克家从此便成为闻一多先生门下的一名高徒,尽情地挥洒他的诗情。绵绵师友情,锵锵赤子心。身处民族危难之际,臧克家先生将所见所感都化为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诗语——“兵车向前方开。炮口在笑,壮士在高歌,风萧萧,鬃影在风里飘”。
第二幕以“吟淮上”为题。只要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1939年初,抗战期间,为响应“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大批文人深入战地一线,以“笔部队”的形式支援抗战,而臧克家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在途中目睹中国底层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之戕害,人民的苦痛成为激发臧克家诗歌创作的无形之鞭,似乎百姓遭受之苦痛也一丝不落地抽打着他的身心。这一经历也启发了臧克家对于生死意义的叩问,他大胆揭露一些人走私日货的肮脏行为,让我们不禁联想并对比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鲁迅先生所作的《有的人》——“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第三幕以“创《诗刊》”为题。一个人踱尽一个黄昏,他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臧克家作为《诗刊》的第一任主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繁荣诗歌创作,推动中国新诗运动。自创刊以来,《诗刊》向全国读者推荐了不止一代有才华的青年诗人,名篇佳作如林,为我国诗歌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本次“再启红色征程”的社会实践,意味着以新的视角去看待红色文学,也意味着以更全面的视角去认识一部部文学作品后站立着的文学大师,看他们如何攀登一座座历史的山峰,更看他们如何走过一条条人生的沟坎。此次红色实景剧的创作,便让我们对于臧克家先生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他在漫长的诗歌创作道路上,俯首为底层人民发声;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毫不犹豫地亮出自己的民族立场;他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起胸膛,高唱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