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旧貌展新颜,现代农业谱新篇;产村互促红似火,农民生活比蜜甜。这个暑期,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一同来到潍坊市坊子区,学习调研洼里村从“问题村”到“样板村”华丽蜕变背后的振兴密码。通过昨天一天的行程,我深深感慨,乡村,大有可美,大有可为;振兴,前路坦途,来日可期。
曾几何时,“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劳动人民耕地劳作的辛苦写照,也是我一直以来对农业生产的固有认知。然而,走进洼里村,见不到分散种植的大田与头顶烈日的村民,取而代之的,是集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有机种养园区。洼里村人恪守着谦虚务实、勤劳致富的本色,对内经历了发展大棚种植、转型有机种植、创新种养循环、创新智慧农业的艰辛探索,对外引进了来自以色列、荷兰的先进技术与良品畜种。“智能种植床”让蔬菜年均16茬的丰收高产成为现实,“十层立体栽培技术”实现了育种育苗的全程自动化,“智能奶牛棚”贯通循环农业闭环。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增收,凭借打工致富,工作压力大大减轻,甚至不用弯腰就能够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以有机种植、农产加工、电商销售、农业旅游、教育培训共同组成的农业兴农、产业富农体系,让我在调研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竖起大拇指,这既是对洼里村的佩服与赞美,也是对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举旗定向、正确指导的叹服与敬仰。
一项项技术落地生根、一家家公司拔地而起的成绩,既离不开全体村民的共同奋斗,亦少不了洼里村党支部,缺不得支部书记刘向东的先锋引领。在调研中,我们专访了刘书记,从他口中得知,曾经的洼里村是一个因三面山坳、地势洼陷而闻名的穷村、乱村,在“能人回乡”工程的号召下,刘向东回到村里,带领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全村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从修路、通水、改电、建新村委开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乡亲们写下承诺信,为老百姓吃下了定心丸。随后,通过外出学习、入户调研、集体研讨等方式,村支部动员本村及周边村村民入社劳动,彻底改变了“几亩薄田,靠天吃饭”的状况。各类培训使村民“富了头脑”,“田专家”“土秀才”在村中随处可见。足不出户帮村民“鼓了钱包”,形成三重农民增收渠道,助老惠农让村民“开了笑颜”。我们在村里的助老食堂和村中老人们交流,同大家载歌载舞,深深感受到了爷爷奶奶们满满的精气神与稳稳的幸福感。
“我们太需要你们这样的大学生了。村里的技术发展,36名返乡学生帮了大忙。”提起招引人才,刘书记很激动。文旅策划、市场营销、电商销售、技术引进,大学生为村子的发展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也感染着在座的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寄语广大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回信的字里行间,洼里的田间地头,处处体现着蓬勃奋进的青春力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成为一场行动。我作为一名山大学子,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更应该有认识乡村、走进乡村、改变乡村、发展乡村的毅力与决心,让青春绽放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与乡村双向奔赴,我想,这次的调研便是起点;而这场名为振兴的长征,只有奋斗,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