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八个字背后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可以是小到一个图书馆座位,大到一间教室,更大到一所校园,万物皆可数字化。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或虚拟的单体设施,大到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应用为王、服务至上。在校园、在我们学生在线团队,通过我们的“i山大”小程序这个“小切口”也得以窥见这个“大战略”的生动实践。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为什么不做一个我们山大学生自己日常使用的程序呢?”2015年,在高校学生服务类应用程序发展方兴未艾之际,在党委学生工作部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我的学长学姐就开始将同学们对线上生活服务的需求转化为第一代“i山大”服务号,初生稚嫩的它就能提供校车查询、快递查询、自习室查询、校园卡服务、图书馆服务、绩点查询、校内通知、招聘信息等贴近学生日常的服务。我们一届届学生在线团队始终坚持来自学生、服务学生,广泛听取接纳同学们的需求,更新迭代“i山大”产品,到今天我们已经是第三代,有了“i山大”小程序、app、服务号等产品矩阵,app承载着学习教育、校园生活和常用服务三大类数十项功能。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在这个过程,我们得到的支持、力量也越来越多。几天前,党委学生工作部任伟老师、姜蕾老师和我一起,与信息办郭晓东老师、陈琳老师、曹鲁慧老师等各位老师在一起交流“i山大”如何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一起勾勒描绘助力学校“数字化发展”的美好画卷。在此之前,在信息办的各位老师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们获得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丰富的资源赋能,不论是“i山大”小程序的改版,还是寒假推出的《济南校本部本科生年度报告》,都是群策群力、共进共为的成果。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短板需要加强。比如,我们程序稳定性还不够,会看到同学们发布的“i山大怎么崩了”;我们的平台还不够宽广,经常看到“下载邀请码”的请求贴;我们程序的服务还可以更精益求精。在看到反馈后,我们会立刻加紧处理,也有焦头烂额,但更多的是看到随着使用的同学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我们的干劲和动力越来越足。也感谢我们的使用者们,与我们共建共享这个平台。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坐在回软件园校区的校车上,窗外春意盎然,我看到了学校谋划的线上服务集成平台蓝图,看到了老师们为了我们这个“小环节”融入“大舞台”的精心谋划,看到了“i山大”在学校大平台的支持下更贴近学生、服务学生、服务学校的未来发展。我也希望在学校指导支持下,在学生在线团队的努力下,在同学们的建议中,可以有机会描绘这样一幅画:通过一个程序,学子可以获得丰富、优质的数字资源和稳定、全面的生活服务;教师可以分享直触学生心灵的信息,我们既是数字教育的创作者、贡献者,也是利用者、分享者。窗外“繁花”之下春潮涌动,希望“小而美”的“i山大”常盛开,为学校数字教育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