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我刻在骨子里的“两弹一星”基因在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被彻底激活。
作为“东风航天人”的后代,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幼时,我的父亲扎根戈壁,为“两弹一星”事业无私奉献、鞠躬尽瘁,不畏艰难困苦,时刻铭记着“两弹一星”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只要国家有需要,他总是一马当先。这种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迎风而上、创新图强的精神,不仅为父亲一生所坚守和奉行,更如春风化雨,于润物细无声中深深融入我的血脉。三天的培训,让我更加深刻而真切地感受到了其价值内核。
祖国至上,志存高远。我们走进先辈们工作过的地方,聆听先辈们的光辉事迹,循着先辈们的足迹,跨越时空追寻“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史。在被称作“精英门”的正大门上,以深红为底色的“两弹城”三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张张旧照、一件件展品,无不是先辈们为“两弹一星”事业奉献的写照;保存完好的大礼堂、将军楼,皆见证了先辈们矢志科研、赤诚报国的决心。参观邓稼先、王淦昌等元勋的旧居,我看到的是简单的陈设、清贫的环境,感受到的却是老一辈科学家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私爱国精神。他们自愿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和已获得的事业光环,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隐姓埋名几十载,只因祖国需要我。是的,“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不正是当代海外学子应铭记的基本信念吗?
但行前路,无问西东。培训期间,我们观看了讲述“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的情景话剧,了解了那些熟悉名字背后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氢弹之父”于敏,从零开始攻克氢弹问题,历经30个月的奋战,知难而进、废寝忘食,终不负重托,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中国的居里夫人”王承书三次变更自己的科研方向,挑战高难度陌生领域,坚持做国家需要的研究,心无旁骛、目标坚定、心怀国之大者,终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为祖国核事业与家人分离28载,一生无怨无悔,“为它死了也值得”,而当年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奖金总共只有20元。几小时的话剧演绎的是先辈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几十载拼搏岁月,于我而言,这不仅是对他们艰苦奋斗、舍己为国事迹的追忆,更是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淬炼。使命担当、不畏将来、心之所向、无问西东,正是吾辈应铭记的科研初心。
攻坚克难,守正创新。专题授课上,当林银亮老先生展示当年在梓潼“两弹城”的住房照片时,他微笑着说:“当时的住宿条件很简单。”是“简单”而不是“艰苦”,更不是“简陋”,我动容了,是怎样的胸怀才能把困难艰辛看得如此风轻云淡?记录片里,先辈们仅用算盘和量尺,就把原子弹研制的测算误差精确到了千分之一。艰苦的生活、科研条件并没有阻碍先辈们铸就国防尖端事业的脚步,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他们不断战胜艰难险阻,永攀科技高峰。作为新时代科研和教育工作者,必当传承和发扬先辈们开拓进取、牺牲奉献的伟大品格。内心笃定,方能行稳致远,唯有明确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才能精准触碰社会痛点,面向国家需求,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研究支撑;守正育贤,方能行而不辍,唯有在教育中持续点燃青年学子的爱国情和强国梦,才能与之交接艰苦奋斗的接力棒,让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得以薪火相传。
仲春时节的梓潼县晴好微风,群山环抱的两弹城万物萌发、草木见绿,一花一物皆漫溢着那峥嵘岁月固有的旋律和风韵。从“精英门”回看两弹城,我仿佛又看到了昔年元勋们为迎接崭新的春天而倾注青春热血的奋斗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