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学生

文学院“语言与文化田野调查”暑期课程学员 王度

王度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8日 22:30 点击次数:

近日,我参加了由文学院开设的“语言与文化田野调查”暑期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了日照岚山,开展实地调查,切身领略岚山方言与其文化魅力。

我并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此前也未曾接触过这类课程,但是出于对语言与文化的兴趣,便大胆尝试报了这门课程。老师和同学们的热诚,以及调查实践的推进,让我很快便融入到课程学习中。

我们在第一天参观了岚山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在解说员的介绍下,了解岚山的历史脉络和当今的发展规划;前往岚山海滩,近距离观摩兀立于海滩之上的海上石刻——海上碑,了解了数百年前在这里留下字迹的苏京、王铎和闫毓秀这三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碑文字字矶珠,横刻“星河影动”“撼雪喷云”,竖题“万斛明珠”“砥柱狂澜”,底端镌有“难为水”,十九个字,是对先祖风骨的写照。

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开始记音工作。曹汉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日照岚山区的概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岚山号子的传承人张翔书老师为我们呈现了最正宗的岚山号子;刘运昌老师为我们介绍岚山渔村的历史与故事;王仕洪老师和张翔书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们示范岚山方言,帮助我们进行单字字音调查。因为从未学习过语言学知识,记音对我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在闲暇时间,我努力查阅资料,学习国际音标相关知识。在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帮助下,我逐渐学会怎么去区分一些比较相似的音。在连续数日的记音实践中,起初我仅限于标注拼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融入了大家的记音节奏,不仅跟上了步伐,还能准确记录下许多发音。同时,我也学到了方言调查的方法,如怎么记录发音人的信息、如何对语音系统进行调查、如何进行单字调查,等等。

在调查渔业词汇的工作中,我们按照分组分类开展,各有专攻。有的小组负责渔民的文化习俗,有的小组负责海产品,而我们组聚焦于渔船及其部件、渔具的方言表达。我们组前往官草汪“渔村记忆”村史馆,听当地老一辈渔民介绍渔船。同组的学姐和学长都认真地记录,并询问船上的各种部件、各种渔具在当地方言中的表达方法,反复确认其读音与字形。在渔港,我们登上渔船,踩在甲板上,亲自去感受渔船、感受岚山的渔业气息。临近中午,我们参观了日照绿茶的发源地——原安东卫北门外村,了解制茶工艺,体验日照茶文化。下午,我们前往当地的农贸市场调查海产品的相关词汇,听当地人怎么称呼各种海产品。当天晚上,我们在会议室进行小组内讨论,整理出我们调查到的渔业方言。调查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最后一站——磴山,走过茂密的竹林、越过溪流、穿过寺观,沿着蜿蜒的登山路向上行,最终在山间一隅,见到了清代名士许瀚于同济年间留下的诗碑。碑上刻着明代杨继盛所作的诗句:“羡君堪作王家瑞,愧我徒为食禄臣。不是未酬忧国恨,愿披蓑笠结东邻。”

为期一周的语言文化调查已经结束了,七月份的太阳的温煦,乡野间与村民的攀谈,日照绿茶的甘美,渔港海风的清润,拂晓雾岚的薄明……这短暂的学习时光,满载着充实与美好。通过这门课程,我学到的不仅仅是音标与音调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进行语言调查的方法,这对于学习外国语言文学的我具有特别的意义。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语言学领域的不足之处,如识音和记音。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2023级本科生 王度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