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学生骨干红色教育实践研学班来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追忆九十多年前的峥嵘岁月,学习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七天的研学经历让我们感触颇深,作为口腔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学生负责人参与此次研学,我深感荣幸。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我们在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探寻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历史渊源。领悟精神的前提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我们聆听了《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党领导下的中国青年运动》等专题讲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三湾改编”实景教学。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我们研学班72人整编为七个班,各班推选成立士兵委员会,选拔出安全员、宣传员等角色,我所在的三班则根据成员所学专业分工整编队伍。一切行动听党指挥,这是革命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青山雾霭,精神永存,井冈山是这样一片热土。实践教育中,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大井朱毛旧居、八角楼等地,学习了编草鞋、识药草等本领,追随伟人的脚步,我们在实践中体会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缓步迈上革命烈士陵园前的台阶,每一步都愈发沉重,我确信脚下每一块砖石都有生命,不仅因为缝隙里蓬勃的青苔,更因为这是距离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最近的地方。吊唁大厅的墙壁上刻着15744名英烈的姓名,正中的无字碑永远为三万无名英雄矗立。听着老师讲述英烈牺牲时的场景,有一团悲愤的火在我心头燃烧。我想,所有人都应该同我一样,在烈士陵园前重温入党誓词时,将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愫注入句句誓言,化为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更加明确我们前进的方向。
“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带我们走入山野林间,体验“急行军”重走红军路,晌午在坝上村老乡家自做红军餐,感受“军民鱼水情”。与三班对接的是脱贫先进户肖华明叔叔家,听肖叔叔说,坝上村是红军村,家家户户出红军。12年前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与坝上村建立起联系,将“红军的一天”作为扶贫项目推行,如今肖叔叔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惬意、越来越幸福。我由衷地感到开心,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不仅帮助困难的村民脱离贫困,更让井冈山精神通过历史的亲历者口耳相传,如同春风化雨,让青年人感悟、发扬和传承。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七天的研学实践生动而充实,井冈山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红色精神,在每位同学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地,此行是我们“学在山大,快乐成长”最好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