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教职工

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武鹏

武鹏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2日 20:26 点击次数:

初秋的贝尔格莱德,天空澄澈如碧,艳阳璀璨似金。不久前,山东省“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举行,身为山东大学与贝尔格莱德大学共建的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我十分荣幸地受邀参加。

活动伊始,中塞两国艺术家以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拉开了帷幕。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发表主旨演讲,对山东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推介,同时诚挚地欢迎塞尔维亚企业与山东企业开展合作,邀请广大塞尔维亚人民前往中国、做客山东。活动现场举行了“好客山东”旅游大使聘任仪式,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塞方院长、著名汉学家拉·普西奇教授以及孔子学院学员依菲获此殊荣。活动最后,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林武书记和塞尔维亚文化部国务秘书拉夫·帕伊基奇先生共同启动“中国(山东)·塞尔维亚文旅月”,这标志着中(山东)塞文化交流开启了崭新篇章。

追随领袖足迹,踏上全新征程。6月初,经过近11个小时的飞行,我顺利抵达塞尔维亚。在机场迎接我的同事激动地讲述着5月初习近平主席来访时的盛大场景。当时,贝尔格莱德处处点亮“中国红”,武契奇总统不仅亲自率领众多政要亲赴机场迎接,还举行了规模空前的欢迎仪式。近2万名塞尔维亚民众齐聚塞尔维亚大厦广场,手中挥舞着中塞两国国旗,高呼“中国”,以此表达对习近平主席的崇高敬意及对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的真挚情谊。平日里,走在贝尔格莱德的街头,时不时就会听到一句“你好”,这问候声有时来自天真烂漫的孩童,有时来自白发苍苍的老者,甚至在电梯里遇到的邻居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出故宫、长城和泰山,他们对中国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我深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对中国的友好是发自肺腑的,是在共同经历风雨、共克难关后所产生的真挚情谊,这让我对在这里工作深感幸运和幸福。

语言连通彼此,文化构筑友谊。开展中文教学是孔子学院的核心业务之一。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升温,双边贸易往来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在大量中资企业进驻之后,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中文学习热潮。经过孔子学院的教室,看到学员们全神贯注地听讲,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音,认真努力地朗读课文。这一刻,汉语仿佛成为了一座搭建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坚固桥梁,将彼此的心灵紧密相连,传递着友善与和谐。除汉语教学外,孔子学院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剪纸艺术,一把剪刀,刻绘岁月流年的精美图案;茶道文化,一杯茗茶,畅享自然馈赠的悠然意境;书法国画,一支毛笔,奏响中华文明的华彩乐章。若要问哪项文化活动最受学员们青睐,那非包饺子莫属。从包饺子的准备阶段,到品尝饺子的那一刻,整个过程都洋溢着欢声笑语。大家不仅感受到亲手制作饺子的乐趣,让味蕾在中华美食中得到极大满足,还领悟到饺子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对中国人“家和万事兴”的家庭观念以及一直恪守的道德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临近中秋,参加一年一度的“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是孔子学院师生非常期待的事情,而不经意间我也已在塞尔维亚度过三个多月时光。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与生活,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对于如何履行好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职责也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我会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借助孔子学院的自身优势,持续扎根塞尔维亚本土,为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事业,为推动两校的交流合作,为巩固加深中塞两国人民铁杆友谊作出应有贡献。


【供稿单位:东北亚学院 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    作者: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武鹏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莉莉 傅艺璐 王雨馨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