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往寒来,三个多月的考古实习进入最后章节。高密前冢子头遗址本年度考古发掘在12月7日顺利通过验收后,学生们转入到了考古材料室内整理阶段,为撰写实习报告做着最后的准备。为了资料的完整性和后续研究的深入,本周我就与赵宇超老师、易智星老师、仇若萱同学再次回到了奋战三个多月的遗址现场,对已经发掘结束的一座陶窑进行三维建模。
这座岳石时期的陶窑不仅是高密前冢子头遗址三年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窑址,也是山东地区同时期考古发现中较为少见的遗迹。对于研究海岱地区岳石时期的陶器烧制技术,以及从新石器到商周时期窑炉结构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开始了紧张而细致的扫描工作。
不同于我经常扫描的小件器物,本次扫描的陶窑体积较大而且结构复杂,确保扫描数据的全面性和精确性,减少遗漏与误差,成为了一项颇具挑战的任务。合理布设定位点,尤其是对窑室内部空间的处理尤为关键,而窑室内部狭窄,如何将其牢固且均匀地固定在窑室内壁上,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挑战。我们或俯身从底部狭小的空洞中艰难钻入,或尝试从顶部呈“半倒立状”伸入。尽管姿势各异,甚至有些滑稽,但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定位点的布设。
定位点布设完成后,我们便架设仪器开始进行扫描。扫描主要分为对陶窑外轮廓的构建与窑室内部细节的完善两部分。我与若萱默契配合,顺利完成了对陶窑东西两侧外轮廓的扫描。然而,内部窑室的扫描却让我们颇费周折。我们轮流半跪在地上,伸长胳膊,努力捕捉窑室深处的每一个细节。易老师为了提高扫描效果,甚至整个身体贴近地面,钻入窑室进行作业。尽管手脚在寒风与冻土中冻得几乎僵硬,但当扫描软件中逐渐呈现出陶窑的轮廓时,我们心中的成就感难以言喻。
现场扫描结束后,我将陶窑各个区块扫描得到的模型数据进行拼接拟合,最终成功实现了这座陶窑的数字孪生。近年来,三维扫描与考古结合日益紧密。对遗迹和文物进行3D建模,不仅为文物的保护、研究与展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还极大地提升了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高精度的3D建模,考古学家能够更好地记录和分析文物的细微特征,从而更深入地解读古代文明的历史信息。此外,三维模型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重复测量和多角度观察,避免了对文物的物理损害,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当下流行的线上博物馆、云浏览等创新形式,也正是得益于3D扫描建模技术的广泛应用。
山大考古人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厚重,更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让历史焕发新生。期待这座陶窑能够尽快上线博物馆的虚拟平台,让公众能够通过互动体验增强他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