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边疆大模型暨综合智能体”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成功发布。成为这一盛事的见证者,我深感幸运,更觉责任在肩。
“边疆”这个名词最早见载于先秦时期的典籍《左传》,对于历史学习者而言,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从空间地理的角度来讲,它指的是国家疆域的缘边地区;从社会层面来看,它是各民族交融、交往、交流的平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筑牢的场域。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所濒临的黄海,是中国重要的海疆之一。在发布会的现场,向窗外眺去,碧蓝的大海一眼望不到边际,只见层层浪潮静谧地向岸边涌来。回首130年前的寒冬,日本海军舰队如暗流般向海岸逼近,威海卫沦为悲壮的疆场,最终失守。我认为,这一历史记忆与时间节点为大模型的发布别添了一份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会议伊始,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曹现强在致辞中说到,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苗威教授领衔的东亚数字人文团队长期深耕边疆历史与数字人文领域,成为中国边疆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我深受鼓舞,倍感骄傲。作为一个外语专业出身、修读史学课程的“纯”文科生,我曾一度认为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与边界。“边疆大模型”作为国内首个由人文学者主导研发的大语言模型,彻底打消了我的愚见,它恰似一座桥梁,将数字技术与边疆研究紧密相连,开启了数智赋能边疆研究的崭新篇章。用时代“语言”解读历史记忆,又何尝不是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呢?
在大模型演示环节,山东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陈建红副主任及驻场工程师袁庆豪对大模型技术亮点以及应用潜能的生动展示,令我不得不惊服于数字技术对于人文研究的强大助力。汗牛充栋般的史料古籍是史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在解读史料古籍时,我常常经历“咬文嚼字”却看不出个所以然,而大模型的古籍处理功能将为人文社科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路径。古籍文献与考古发现是历史书写的重要依据,每每见到以轶话杂谈混淆历史甚至歪曲历史者,我虽义愤填膺却苦于驳论,而综合智能体通过将大型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结合,能够为立论提供“无一字无来历”、符合学术规范的有力支撑。
边疆有界,而“数智边疆”无界。这是苗威教授在圆桌讨论的发言中十分触动我的一句话。对于坐在会场的我们来说,疆线或许过于绵长,但边疆研究领域专家们对于学术戍边使命的坚守以及对于构建边疆联盟的积极回应,已然以威海起点,为数智边疆的蓝图勾勒出有力的一笔。人文研究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是应时而为,也是人心所向,势在必行。
漏夜完成此稿,思绪万千。感慨于宣发报道阅读量的几何式增长,更惊叹于“边疆大模型暨综合智能体”对人文研究的强大助推力。我深知,正是一代代学术戍边人的薪火传承与一批批技术人才的新益求新,才使得“冷门绝学”的边疆学“热”了起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想,如何乘时代东风,担时代使命,使这一份热度不断升腾,为边疆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是我们这些后生应去竭力追求和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