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如何互学互鉴
发布日期:2015-12-08 13:57:45 点击次数:
寓教于乐,众所公认。但如何教,如何乐,却大有学问。本报记者近期深入欧美国家的校园,多角度观察中西教育理念和实践中的差异。
英国教师——背诵功课仍是必需的
中国学生——宽松的氛围让人羡慕
前段时间,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的纪录片令人关注,引发人们对中英两国在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施教模式、教育效果优劣等诸多问题的热议。
英国的中小学教育,推行的是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文学家法朗士的教育观念。法朗士写道:“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子们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在这里,“快乐”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
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圣玛丽中学教务主任卢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让学生每天都愁眉苦脸,老师会感到内疚,让学生快快乐乐,才是学校应该追求的主要目标。记者在英国的数座中小学采访时都看到,学生们在校园里有说有笑、喜气洋洋,那快乐无比的样子,似乎在中国学生脸上较少找到。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大体上是“应试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应试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强化式知识灌输,使学生们吸收丰富的基础知识营养,从而掌握应试的技巧和技能,并最终考出出色成绩。来英国教学的中国教师把这种方式应用到英国学生身上时,遭遇到英国学生的反弹,他们感觉不适。“这简直太可怕了,教学进度太快,作业太多,我们根本受不了。”收看过纪录片的圣乔治中学学生司科特告诉本报记者。
英国教育部负责教学和培训业务的官员罗伯特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的教育有值得英国学习借鉴之处,尤其是数学教学。他说,为此,去年英国特意引进了60名中国教师,“旨在提高英国学生的数学水平,因为在数学方面,英国学生亟须提高”。罗伯特介绍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有目共睹,中国的数学教学法值得英国去揣摩、体会、学习和借鉴。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引进中国数学教师和向中国派遣英国教师,不断加强英中两国数学教学方面的合作,这是英国教育部花费1800万英镑改善数学教学庞大计划的一部分。文章说,这些经费都来自纳税人的钱,不过用在教育上,也算是“物有所值”。由此可见,中国的教学方式还是挺受欢迎的。
不过,也有部分英国学者认为,中国学生更多的是靠死记硬背和拼命用功才赢得了好成绩,对一个学生来说,得高分固然重要,但如果牺牲了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那便是不值得提倡的了。
长久以来,英式教育多以“玩乐”为主,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也收获颇多,譬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自我独立能力、动手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等,继而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潜力的爆发和长远发展大有裨益。事实上,英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很多,几乎所有中学都开有社会实践课和公益活动课等,常常进行各种集训,组织学生访学实习,此外还经常进行野外生存等方面的主题训练等。这些教育内容使得学生们从小就实现了与社会的对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英国中小学尤其注重文学、艺术和社会等课程的设置,而轻视苦练加减乘除,理由是计算机已经取代了人脑,基本的计算能力都能被机器取代,数学课程不必再反复要求学生练习运算。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也有些偏激,尤其是,它忽视了对学生基础运算等能力的培养,成了很多学生综合能力中的一块短板。
圣乔治中学教授物理的瑞德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根据她的观察,中国学生要比英国学生用功,但操场上也能经常看到中国学生的身影。英国学生则更爱玩,不喜欢需要记忆的东西,更富于想象力。全英卓越数学教学中心主管斯特普则认为,对学生来说,需要背的功课还是必须背的,这是基础,像数学上的公式、定律,不背下来,学习就难以为继。他向记者介绍说,英国学生不愿意学数学,这是英国目前在数学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难题”,65%的孩子遇到难题或者学习上暂时受到挫折后,会选择放弃,在这一点上,中国学生就不一样。
事实上,英国学生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间近距离的关系,终日的乐观态度等,都让中国学生羡慕,值得中国中小学思考甚至借鉴。有人把中国教育比作“圈养”模式,把英式教育比成“放养”模式。“圈养”的模式,学生们按部就班,纪律性强,学到的知识多,但也被束缚了手脚,尤其是在未来走向社会“单飞”时,难免缺乏综合搏击的能力。英国学生则在“放养”的模式下,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各项基本功可能都不理想,但很多天性得以保留和释放,从而为未来的爆发赢得了可能的空间。如果让家长和老师选择,许多人会认为中国老师责任心强;而如果让学生选,则会选择环境轻松、身心愉悦的英式教育。可见,中英教育各有千秋,与自身的发展状况、国别国情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息息相关,二者并非孰优孰劣的关系。取长补短和相互学习借鉴,才是正确的态度。
美国教师——无独立思考难有创新
中国学生——参加长跑队学到顽强
红叶黄花,晴空万里。位于纽约州东北部的长岛大颈南中学11年级课堂上,正在“上演”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
这是一堂英文课。老师让学生们三四人一组,每组演出剧中的一幕。就读该校的中国学生茜茜说,“我们一边演,老师一边点评剧情。有趣的情景,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和讨论热情。”
“美国英文课重视阅读,没有固定课本,老师指定阅读书目,课堂上讨论学习。”4年前,茜茜随父母移民美国,这两年学校里来自中国的学生日益增多。谈起中美教学的不同,她认为,美国学校不要求背大量知识,更多的是锻炼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比如,历史课上老师留作业“北美土著人的生活,在欧洲移民到来前后有何变化?”同时提供5篇相关文章,要求学生写篇论文。
“无独立思考,就难有新创造。”该校英文老师达森斯肯表示,“我们注重的是让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现在,茜茜不仅时常为完成一篇论文上网或去图书馆搜索大量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思考要解决的问题,还兴致勃勃地从策划到制作再到剪辑,自己动手交上一个漂亮的视频作业。
“其实,中美教学模式综合一下更好。”茜茜坦言,“美国课堂上知识教得少,下午2点半放学后,就是学生自己的时间了。而在中国读书时,老师会让我们做大量练习。现在回想,打牢基础也很重要。小学时,我背诵的文章多,写作文时词多、思路多,这让我今天的英文写作也较好。”
美国高中有诸多社团组织,如辩论队、管弦乐队、国际象棋俱乐部、篮球队、棒球队等,学生们根据个人兴趣课后参加。“我现在多少能体味到,美国人是怎么培养吃苦精神的。”年逾不惑的中国家长田婕摆头感叹,“老师竟然让孩子们冒着中雨、顶着大雪,坚持课后长跑训练。”田婕的女儿蓉蓉两年前转学到大颈南中学。初来乍到,她选择了门槛最低、不用测试录取的长跑队。除了每天放学后训练2小时外,还经常在周末同其他学校的队伍比赛。
“其实,我长跑成绩不好。”蓉蓉说,“但是,慢慢你会融入这个集体,为了这个集体不想掉队。”蓉蓉加入的长跑女队有20人左右,涵盖了4个年级的女生。教练是位退役运动员,训练抓得很专业。长跑训练安排在学校后面的大森林里,每天约5英里,风雨无阻。“起初,我跑不动,跑在最后的同学陪着我坚持下来。”蓉蓉回忆,“遇到下雨、下雪,脸上像鞭子打,身上湿得难受。但看见前面同学都坚持跑,咬牙挺挺就坚持下来了。”
如今,每当看到头上冒着热气、脸蛋白里透粉的女儿回家,田婕心里就泛起甜蜜。“以前带她去健身房,看她在跑步机上慢吞吞地不使力,干着急。”田婕说,家长要教育一个孩子顽强,多难呀!培养合作精神,多不容易呀!可是在长跑队中,一切教育自然而然。
对于蓉蓉来说,在长跑队的另一温暖收获是,在异乡交到朋友。她高兴地说,“我们每天在一起训练,还经常出去比赛,一起释放情绪,兴趣相投的就会成为朋友。”
美国学生里最受瞩目和欢迎的不是学霸,而是长跑队的冠军、橄榄球队的主力、话剧社的主演等。谁在校际比赛中拿了第一,为本校赢得荣誉,校园广播里会把谁的名字连念三次。“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智商与情商并重。”达森斯肯说。
德国学生——靠刻苦才上文理中学
中国学生——有课外特长更受欢迎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德国,学生在小学四年级结束时,就将迎来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分水岭”,因为从五年级开始,学生将进入中学的学习阶段,而中学又大致分为功能性质各有不同的三类——文理中学、实科中学和职业预校。
小学班主任主要根据学生四年来的学习成绩,并与家长进行讨论,然后写推荐信决定学生去哪类中学就读。成绩较好的学生将被推荐去九年制的文理中学,毕业后大多进入综合大学继续深造,中学的学科设置也基本是为大学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次好的学生则去六年制的实科中学,学习更为实际的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实用知识,毕业后多去注重实际知识运用的应用技术大学;班里的后进生则进入五年制的职业预校,毕业后去职业学校学习某项职业技能,多为手工业和制造业。近年来,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综合中学,即为上述三种传统学校类型的组合,但数量较少。基本上,选择了哪一种中学,就大致决定了将来的人生方向。
受到家庭文化和“望子成龙”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自身一般比较刻苦,在德国就读的大部分中国学生都会去文理中学读书。在柏林自由大学就读的赵月琳,小学毕业后就随家人从中国大连辗转到德国莱比锡市读书。由于语言不通,她不得不先在实科中学上语言班,一年后以优异的表现顺利得到班主任的推荐信,进入莱比锡的罗伯特·舒曼文理中学。
文理中学学生必须选择两门必修课,在毕业考试中,学生必须参加这两门必修课的笔试考试。赵月琳在数学、德语、英语、化学这四门学科中,选择了数学和化学当必修课。“上课时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吧。讨论时会有学生跟老师开玩笑,不过是很和谐的那种氛围,不会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不会有人在课堂上随意讲话。” 在赵月琳眼中,与国内小学时老师“高高在上”维持纪律的刻板形象不同,德国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与学生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交谈和讨论。“也许因为上文理中学的本来就是一群学霸吧。”赵月琳笑着做了个鬼脸。
文理中学学生的课余时间十分丰富,一般下午2点就放学了。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并不多,约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也不会有专门的自习课来集中管理学生的学习。“每天都有大量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老师不会逼着你学习,全靠个人自觉和家庭环境的熏陶。”赵月琳表示,毕业考试前,老师会在课堂上额外分析考试例题,但很多学生其实提前两年就开始自己购买课外习题回家练习,早早开始对这场重要的考试进行准备。
“除了刻苦的中国学生,德国学生应该有很多会偷懒吧?”记者问道,“不,不是这样的,大部分人都非常努力。我身边不少同学,小小年纪就已经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充满想法。”赵月琳急忙打断记者。一些计算机才能出众的男生,课余编写很多实用小程序;还有立志从政的同学,平时关注各种国际问题,有意识地学习亚洲文化,并和赵月琳这些亚洲同学积极讨论。
赵月琳所在的中学还提供“剑桥英语提高班”,支付很基本的费用就可以参加。“除了学校组织的提高班,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会在放学后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例如学钢琴,或者是参加当地的少年足球俱乐部踢比赛等,基本分为外语、艺术和体育三大类。”在德国班级中,拥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喜爱,也更容易融入集体。因此大家都十分热衷培养自己的课外兴趣专长,希望得到关注。“我的体育一直特别好,各项测验都是第一,后来还代表学校参加莱比锡市的中学生排球比赛,拿到第三名。大家都很佩服我。”赵月琳自豪地说。
【供稿单位:人民日报 作者:黄培昭 李晓宏 冯雪珺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晓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