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相继发生的校园悲剧让公众对“天之骄子”产生质疑,不禁发出“大学生病了吗”的感叹。专家建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常态化,人员应专业化,加紧构建三级心理防御机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最大程度地预防悲剧发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重视
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自2006年以来,每年都要为本科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该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祁畅说,中心对2011年368人次的心理咨询情况进行了分类,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问题首先是情绪问题,其次是个人发展和自我认知问题,再次是恋爱和学习问题。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彭贤表示,近年来,家庭矛盾、人际关系不和、学习和就业压力太大等因素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一些独生子女往往我行我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又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就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些学生遇到挫折找不到合适的排解渠道时,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衡,更有甚者因找不到支撑生命价值的信念,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彭贤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脱敏” 保障制度仍需完善
为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办公室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全国高校在这一天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祁畅表示,除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外,甘肃多个高校都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关爱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在落实过程中,既有好的经验,又存在一些困难。
祁畅说,由于心理健康涉及的问题较为隐私和敏感,大学生甚至社会公众对此尚未“脱敏”,不愿主动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现象仍存在。另外,一些家长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并不了解,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以后,家长不愿意承认现实,甚至贻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就此而言,家长也需要“脱敏”。有的学生出于面子,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即使心理有障碍有困扰,也不愿主动咨询解决,又或者通过网络或书籍比照自己的心理状况,这些做法均不科学。
据介绍,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高校需按师生比不低于1:3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且不少于2名。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但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不充足,经费也严重匮乏。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方努力
祁畅、彭贤等专家认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努力。
他们建议,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工作体系,校级成立由专职人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院级成立有辅导员、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班级设立由寝室长或普通同学担任的心理委员,建立心理危机动态预警库,对重点人群持续关注,及时化解危机。
同时,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应常态化,人员专业化,专兼职结合。目前一些高校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严重不足,而兼职教师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担任。祁畅表示,应尽可能多地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兼职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鼓励他们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祁畅、彭贤等表示,学生本人应找到科学恰当的方式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如阅读适合青年人的心理科普保健读物、参加体育文艺活动和社团工作或通过听音乐、写作等方式修养身心,脱离让自己消极不安和悲观的环境、人群和读物;也可求助专业心理工作者或机构解压,及时排除心理困扰。遇到问题时,学生应积极寻求自己信任和关系密切的人给予帮助,如亲人和朋友等。关键时刻得到他人支持非常重要,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不恰当应对心理危机的悲剧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