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12日,编者注),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在去年试行的基础上,上海交大今年将全面推行夏季小学期。小学期从6月18日至7月13日,共4周。夏季小学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三学期。
三学期制一般指每个学期相等长度,定位、功能一致,并以此为周期安排全学年教学任务。新探索的“两长一短”教学安排,将原来的“20周+20周”改变为现在的“18周+18周+4周”,全年学时总数不变,但在校历和学制安排上,实现了国际接轨,为提高国际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师生海外交流提供方便
翻开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历,夏季小学期是学生个性化选修课程、拓展实践的黄金时间。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介绍,为接轨世界一流大学教学模式,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本校师生提供更多参加海外交流的机会,也为海外名校师生来上海交大访学、科研创造条件,上海交大2012年全面推行夏季小学期,将校历和学制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匹配,通过制度设计和结构性调整,将原来两学期制改为“两长一短”制,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在今年的夏季小学期中,将有一系列的国际交流,如农学院和康奈尔大学联合举办的暑期夏令营,航空航天学院和多伦多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工作坊,法学院与威斯康星大学合办的中国法暑期班,数学系和堪萨斯州立大学、挪威皇家科学院联合举办的数论特别年暑期课程等。夏季小学期制的推行,使得海外一流名校学者可以在他们的暑假学期里,来学校开设课程,比如密西根大学的JasonDaida教授将在夏季小学期里开设《工程导论》课程等。
“抢手”课程选修机会增加
今年的夏季小学期,全校共有超过17000人次选修各类课程,门类超过300种。无论是来自海外世界顶级学府的学者,或是院士、大牌教授,都将在小学期内为学生开课。经不完全统计,仅来自海外名校的教授就将近80位。
何友声院士将为学生讲授《认知世界,从力学起航》,颜德岳院士将讲授《大分子自组装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课程,美国威斯康星大学Mikhail Feldman教授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Ronghua Pan教授将开设《偏微分方程现代理论》课程,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理学硕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熊秉真将讲述《新双城记:从上海看近代中国之历史与文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中清将开讲《1700-2000年新中国新历史》。
几乎每个上海交大学生都经历过“网上选课”的“惊心动魄”,所有的优质课程都非常“抢手”,大量的名师名课依然无法完全满足更为庞大的学生需求。在夏季小学期中,那些因为太热门或因安排冲突使学生无法选修的课程将重新开设,提供更多课程选修的机会。黄震表示,“海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的集聚,将为学生成长提供最好的‘养料’,多元教学及实践活动的设计,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