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高教视野 > 正文

深度对话刘振天:教学质量,高校如何自评?

发布日期:2012-04-20 16:02:29 点击次数:

  对话人 
  光明日报记者 练玉春
  教育部教学评估中心 刘振天

  今年两会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关注点。而就在2011年,为提升教学质量,教育部还专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应该说,高校如何就教学质量给自己打分,正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自我评估,高校要走出扎实一步

  记者: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高校教学的自我评估?
  刘振天:将自我评估正式纳入评估制度体系,是完善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制度的重要步骤,这一步走扎实了,必将有力促进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自我评估是以高校为主体,自己组织的对校内教学进行的各种评估。自我评估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高校通过自我评估,能及时掌握学校自身教学工作状况,增强质量保证意识,有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记者: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教学评估,对自我评估了解得还不多。
  刘振天:事实上,高校自我评估活动早就存在,但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还是近年来的事。随着我国政府实施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不断深入,激发并促进了高校主动开展自我评估工作,越来越多的高校把自我评估视作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教学自我评估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自我评估,问题还在“自我”

  记者:高校是习惯给别人打分的,要自己给自己打出合适的分数,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自我”。
  刘振天:是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自我评估还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目前,不少高校把自我评估仅仅作为政府开展的外部评估的一个阶段或者一种补充,从而使自我评估过分依附于外部评估,丧失自身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能很好地发挥自我评估的独立功能。
  我们知道,政府开展的评估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自评自建阶段、专家进校评估考察阶段和评估后整改保持阶段。这里的自评自建,其实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自我评估,它是搞好评估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这种意义上的自我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高校自我需要,也非自主选择,它只是一种迎评的准备,突出性、功利性和被动性强,且往往形式重于内容。因此,这种迎评性的自我评估很难内化为学校及其师生员工的自觉意识与行动,其效果是有限的。
  记者:如果缺乏主动性,依赖外部评估,估计也不会具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估。
  刘振天:这正是我们要谈到的第二个问题——自我评估缺乏独特性和针对性。
  现行的高校自我评估是由外部评估带动和催生的,其结果便不可避免地深深打上外部评估的烙印。如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专业建设评估、课程建设评估、教材评估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等,其评价指标、标准、程序、方法等基本上简单套用外部评估模式,实际上是外部教学评估的翻版,程式化色彩重,未能全面体现本校教学工作实际,针对性和独特性差。
  还需要提到的又一个问题是:高校自我评估施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单一行政取向。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学自我评估常由领导和行政部门发动,师生员工只是被动参与和接受检查。站在师生员工立场上看,这种自我评估仍然是自上而下的外部评估,未脱离行政色彩和管理主义倾向,致使自我评估缺乏广泛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责任感和使命感弱。显然,行政化的增强和主体性的缺失,最终使自我评估的本质发生扭曲。

自我评估,最重要在提高实效

  记者:那么,现在我们很有必要评估一下当前的高校教学自我评估了。
  刘振天:是应该重新审视。我认为,这需要高校正确理解自我评估的本质,进而科学组织和实施自我评估,提高自我评估的实效。
  第一,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和理解高校教学自我评估的本质内涵。高校教学自我评估之所以出现上面的问题,关键在于人们对自我评估的本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高校本应是自我评估的主体,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将主体窄化为高校管理者,那么,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被置于自我评估主体之外,使他们成为被评估、被检查和被管理的对象。这种情况下,越是加强自我评估,可能就越会加重师生员工的负担,加重学校管理者与师生的对立,显然,这绝非自我评估的初衷。
  记者:您说得很准确,高校自我评估,老师和学生必须是主体。
  刘振天:自我评估是教学活动主体对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自主反思,是对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认知和判断。这种反思不单是学校管理手段,更是师生完善自身的需要。如此理解,就把自我评估的主体从高校管理者回归到教师和学生,从而还教学自我评估以本来面目,同时赋予自我评估广泛而深入的基础,有助于自我评估的内化和深化。
  另外,需要丰富自我评估的内容和形式。当前高校以行政手段开展的各种教学自我评估有其必要性。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来自基层和一线师生员工自觉参与和开展的自我评估活动。比如,院校研究、教师行动研究、自我反思教学等,这些都是自我评估的重要内容和形态。以教师行动研究为例,它并不是根据校方要求进行的,是一种典型的无硬性约束、无刚性标准的自我评价与研讨,其最大特点是教师将自我教学活动主动纳入反思的对象,研究和探索教学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分享交流教学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自身教学效果。有了这样的自我评估,外部要求才能内化成教学活动主体的自觉行动。
  第三,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自我评估文化。从主体自觉反思的立场出发,自我评估的最终目的和任务是构建反思型学校、反思型领导、反思型教师和反思型学生,归根到底是建立反思型、学习型的自我评估文化。
  记者:这个问题,又应该如何着手?
  刘振天:我感觉,还是需要学校提供条件、建立机制。一是要理顺外部约束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变外部硬性规定、刚性评价和机械管理为师生自主参与、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二是改变过多依赖于外部要求和检查评比现象,要更多地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反思与发展机会,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培训与经验交流、创设教师教学论坛;设立项目支持教师教学行动研究,主要是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三是提升教学地位,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尤其是要把教学研究纳入科研范围,增强教师教学改革及成果意识,使教师不单忠诚于专业学术发展,更忠诚于学校教学工作。

【供稿单位:《光明日报》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丽丽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