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提高授课质量又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竞争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只有积极引入竞争机制,让所有的课程和教师公开接受学生选择,才能诞生名副其实的名师名课,也才能培育自主学习独立创造的一代新人。
人为的学科知识体系不应成为大学课程的刚性结构
自选课制诞生以来,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如果学生自由选课,何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掌握精深的专业理论?就教育内容来说,到底有无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就教育对象来说,让志向禀赋不同的人接受同样的知识结构,还是让他们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建构不同的知识体系,哪种做法更有意义?
于混沌中求条理,把人类知识进行系统研究和传授,是古往今来所有哲学家和教育家的理想所在,但他们大多终其一生似乎却未能遂愿。近代学科分化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科范式的不断变革,世界各国学科体系鲜有相同,而且始终处在不断调整之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反哺现象处处可见。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既不再是传授艰深学问、培养绅士淑女,也不再是有计划地向固定岗位定向输送毕业生,教育内容不应再由长辈和先生决定,应当赋予学习者更多的学习自由。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结构是由学习者自我建构起来的。这就是即使在同校同专业学习的学生最后形成的知识体系也并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所以,用同一个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不仅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正如布鲁贝克在名著《高等教育哲学》中所言,“任何时候对所有学生都适切的一成不变的课程程序是不存在的。”
大学课程供给应尽快告别自然垄断状态
作为以课程形式出现的知识服务,在我国高校总体上仍处于自然垄断状态。这种课程垄断极有可能在降低教师服务成本、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造成课程资源供给的单一化和低质量。打破大学内部课程垄断乃大势所趋。首先,优质课程需求空前高涨。随着社会对创新性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和大学内部学科专业的拓展,以学分制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高校主动顺应社会和学生的课程要求,最大程度激发教师多开课、开好课。其次,随着学生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主体意识的增强,按学分收费和高校间学分互认将倒逼大学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任何一所大学特别是二级教学单位将难以继续独自拥有课程供应权和教学任务分配权,也无法干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最新最火的名校课程。所以,大学应尽快消除人为设置的课程壁垒,让学生通过“货币(学分)投票”,选择他们最喜欢学的课程。第三,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必将打破大学教师垄断高深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状态。无线电通讯技术的产生,一举终结长途有线通讯的垄断。随着云计算时代到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知识的创新源和生产点。人类知识生产和传播正在实现从个体式、封闭性和区域化到全体式、开放性和全球化的根本转变。只有通过选课制,鼓励教师开新课、上好课,才能实现大学和教师的与时俱进。
选课制是让真正的名师名课脱颖而出的途径
简单套用生产性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很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追踪评价毕业生学习效果并不能对教师“个体劳动”质量做出相应评价。教书育人和工人做工一个十分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其劳动对象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现场评估一所大学的办学条件和运行状态,无法对每个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投入足够精力做出准确判断。即便是一个企业,在其接受外部质量认证和内部监管时,可以证明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和生产管理具有可靠性,也都很难确保流水线上每个工人是否尽心尽职。更何况大学各门课程之间毕竟不像企业生产流水线前后工序之间有严格的质量逆向控制,大学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集体劳动,只是一种松散型合作。
专业机构研究普遍认为,与领导评教、同行评教相比,学生评教最可靠、最公正。事实上,也只有通过学生选课,教师才会真正对学生负责。实行选课制的前提是专业可选,关键是要改变课程供应模式。除极少数特殊专业(如航空航天等)外,对其他通用性强、流动性大的专业,只要学生是在同批次专业内申请调整,学校不应设任何门槛,至于将来学生从哪个专业毕业,则可以按照其所选专业核心课程学分进行确认。为开出足够课程备选,应合理进行课程定价,用经济杠杆鼓励教师开课。对于必修课,至少有两人以上开设,以实现要么课能选要么人能选。对学生通过网络课堂或在其他学校选课(包括自学考试形式)的真实学习结果,也应通过一定的程序予以确认。为防止学生选课趋易避难导致基本知识结构的凌乱,有必要通过建立和强化导师制,帮助学生处理好人才培养专业性和个人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另外,还必须精心设计考试改革。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归根到底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设计。曼瑟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指出,通常情况下,形成集体行动的前提,是尽可能缩小激励规模。实行选课制,就是让那些愿意上课、上课上得好的教师获得更多的授课机会和奖励回报,从而促成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这一“集体行动”的出现。我们预期,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谁先选则谁先“活”,先选谁则先“活”谁。
注:本文系中国高教学会课题成果,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