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是做强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和最大挑战
●提高高教质量,宏观主要靠政策,微观主要靠学校
●宏观上要在基本教育制度上创新,保障学校自主权
●微观上比较紧迫的问题是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国际发展潮流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提出的深刻命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怎样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政府和学校都需要破解哪些难题?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
提高质量是当前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如果我们抓住质量问题,高等教育就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问:3月23日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强调,提高质量是当前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您怎么样看待当前的形势?
答:我最近出了一本书,叫《中国高等教育散论》。这本书里面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2005年开始,我就呼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做强做优高等教育。我觉得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做大了,现在是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一个国家,而且是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实现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显然,按常规来讲,做大以后,特别是快速做大以后,必然会提出质量问题。做大以后就要做强。做强中国高等教育,我个人认为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是最大的挑战,而提高质量又是做强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最大挑战。所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核心当中的核心,是最大挑战当中的最大挑战。
为什么把质量问题提出来了呢?这需要我们严肃地对质量问题有一个清醒的、现实的、具体的、理性的科学认识。面对这样一种挑战,如果我们能紧紧抓住质量问题,我们快速大众化了的高等教育就能上一个新台阶。如果我们不抓质量问题,我们很有可能会制造出一个世界最大规模的低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这样的问题,应该说是很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宏观上要在基本教育制度上有创新
政府确保学术自由,加强国际交流,成立中介机构
问:您曾经说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宏观主要靠政策,微观主要靠学校,需要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在您看来,宏观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解决哪些问题?
答:在2006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主持的教育座谈会上,我讲话的中心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觉得,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宏观、微观两个层面都要进行努力。从宏观上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几个问题要下力气解决。
第一是要在基本教育制度上创新。逐步建立起涵盖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综合高等教育体系。这是基本教育制度的创新。根据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需要,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应明确地建立两个教育体系和两个考试选拔体系,即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体系。同时要构建这两个体系相通的“立交桥”。这需要有大手笔。这两个体系都应该有中国一流、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院。这样,两个体系的师生员工都会有荣誉感、自豪感。我在总理座谈会上讲这个话时大家都笑了,我说600分上北大、清华、人大这样的学校,300分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他还有什么自豪感、光荣感?都是灰头土脸的,因为最差的才上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书记、院长、教师有多少光荣感、自豪感?他们也灰头土脸的,因为最差的学生到我们这里来了。国家却大力提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与提倡相背离,这不是荒唐吗?
第二是要加大教育投入。说老实话,没有投入质量是上不去的。这次总理宣布今年要实现4%。我认为,首先要“稳定地实现4%”。我提“稳定地实现4%”,要确保4%到位,不能或上或下,今年4%、明年3.9%,这是不行的。退回3.9%、3.8%并不是不可能,对此要保持警惕,应当探索更完备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把钱用好。人家省长、省委书记下决心把钱给你不容易,给了你钱要用好。怎样用,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第三是学校自主权问题。没有学术自由,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创新。要保障学校的自主权,与生俱来的自主权。我认为学校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学校学术自由也是有限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如果不在这方面多做文章,这个改革就永远到不了位。就如同企业改革一样,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高教改革也一样。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有的是放权,有的是还权。学校也是一个社会机构,政府也是一个社会机构,都是法人,不存在“属”的问题,在很多方面都是平等的。
第四是国际文化交流问题。高等学校怎样更好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培养国际人才?除了一般的培养以外,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在制度创新上下工夫。比如中外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教师队伍的互相流动、国际学术交流期刊的创办、国际学术活动的进一步开放等。当然还要有规范,国际交流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科学的规范工作。总之,要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应当努力创造更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并且要大大提高这方面的工作效率。
第五是要尽快成立中介组织,并充分发挥其自律、咨询、服务的作用。特别是不同类型的大学联合会的组建,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将会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中介组织对于教育主管部门也绝对是强有力的助手。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它们可以就某一方面的质量问题统一眼光,提出统一规格,它们可以更自然而然地研究它们认为存在的各种问题,今年可以主要是研究本科教育质量,明年可以研究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研究博士教育质量,等等。或者是今年可以重点研究理工科的教育质量,明年可以重点研究文科的教育质量等。它们还会召开各种有成效的会议。要有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中介组织的意识,跟上时代地迅速建立和发展这类中介组织。
微观上要大大提高专业建设地位
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把更多的钱用在教学上
问:您认为,在微观上,学校怎样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
答:微观上,学校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是永恒的生命线。
第一是专业建设问题。这是微观上涉及的比较迫切的一个问题。专业建设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师资的配备、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设施的保障、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日常管理工作的加强等。所以,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专业建设居于龙头地位。不要把专业建设等同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范围或领域更广。专业建设是与学生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专业就是一个本科专业或者是一个硕士学位专业,或者是一个博士专业。我认为要大大提高专业建设的地位,要从上述涉及的各个方面入手,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问题在于要坚持、要提升。精品课程建设就是加强专业建设有成效的举措。那么,能不能因地制宜地开展“金牌专业”(示范专业点)建设呢?现在的新闻专业点可能有两百个,但是能称得上金牌专业点的可能只有十来个,这就是标杆。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就要树这种标杆。宏观上教育主管部门要抓典型、树样板,发挥示范效应。
第二是教学管理问题。教学管理松懈、基础管理薄弱,应当说在很多学校是很普遍的问题。大家急功近利,大家很想创新,结果基础就不管了。基础的管理要加强,教学管理要加强。学校管理对高等教育的提升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抓管理的学校一定不可能是高质量的学校。对此我认为是两条:一是观念上要认识到重要性,二是行动上要有实际措施。我认为教学管理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第三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这方面还要下更大的工夫。关于师资队伍在专业建设里面已经提到了,但是我觉得还有必要专门提出来。教学质量好与坏,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教师。这里所讲的教师当然是指合格的教师,是指热爱教育事业、崇尚学术、关爱学生的教师。师资建设还要在提升业务水平上持续地下大工夫,同时要在道德规范上提要求。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还要建立起确保优秀教师上本科课堂的体制和机制。
第四是教学投入问题。学校要有更多的钱用在人才培养、教材建设、教学环节上。不仅在科研上舍得花钱,而且要在科研上花钱与在人才培养上花钱更好地统一起来。现在,教育经费增加了,高等学校一定要舍得将更多的钱用在人才培养上。对此,应当建立和完善监督保障机制。
此外,因校制宜地大力开展通识教育和跨学科教育,施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真正的学分制等,也是当前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几项具有基础意义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