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宣传片折射出的,是中外大学理念的差异;我们稀缺的,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理念
近日,北大和耶鲁两校的宣传片,被人放在一起比较,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引发“什么是好大学”的讨论。(2月14日《新京报》)
仔细对照两个短片,差别确实很明显:一个沉静内敛,一个热情洋溢;一个一言不发,一个喋喋不休;一个精巧细腻,融风景、历史、人物于一炉,一个单刀直入,只告诉你大学能给学生提供什么。把二者放在一起,又产生了丰富的意味。一些人解读说,北大务虚,耶鲁务实,北大注重历史,耶鲁更关注现在,北大展示的是秀美风景,耶鲁强调的是服务学生。
直观来看,确实能得出上述结论。不过,把两个宣传片放在一起比较,未免有失公允。据北大宣传片的导演介绍,他们要拍的是一部艺术短片,面向北大人和社会公众,用于传达“北大气质”,虽然被确定为北大宣传片,但更像一种“形象宣传”。而耶鲁宣传片,目的很明确,就是用于招生,所以要展示学习环境,展示学校的软硬设施。用途不同,艺术追求不同,呈现出来的效果自然不同。这位导演还说,片子是片子,大学是大学,希望不要把片子的比较和大学的比较混为一谈。
然而,既然把二者放在一起,不比较、不联想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多人想表达的,并不是宣传片的优劣,而是大学理念的差异。
但从艺术水平来看,专业人员制作的北大宣传片,肯定优于全部由本科生操刀的耶鲁宣传片。但从实际效果看,北大这个宣传片,可能能激发北大人对母校的怀念;可能让没机会进入北大的人,对这所学校显赫的历史和美丽的校园,增加了崇敬和向往。可能还有很多,比如,宣传片的群众演员里,包括多位来自北大各院系的名师和优秀学生代表,代表了几代北大人对学术理想的传承和坚守,只不过这些人外人可能都不认识。而耶鲁的宣传片就简单多了,十几分钟,连说带唱,只为一个目的,让我们这些没去过也不了解耶鲁的人,看了就特别想去那里读书。显然,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耶鲁宣传片成功在哪里?一言以蔽之,是很好传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理念。无论是大师给本科生上课,还是耶鲁独特的住宿学院制度,无论是针对每个学生的选课辅导和生活服务,还是丰富的学生社团和业余活动,都围绕“大学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什么”这一主题,对于耶鲁300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的无数大师名流,都一笔带过或只字不提,反倒让人显得底气十足。
反观我们很多大学对外宣传,更喜欢展示的是大学的政治和历史地位,培养了哪些高官名人,或者大学排名如何,拿到多少重点项目,有多少硕士博士点。相比之下,北大这个宣传片,内敛沉静、内涵丰富,已属佳作。不过,大环境如此,想表达的东西又太多,难免给人以杂乱之感。
关于什么是好的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在给政府工作报告提意见时说,希望在我们国家建立一所一流的民办大学。“这所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建住宿学院,有一批德高望重的教师与学生住在一起,担任导师;以小班教学为主、讨论为主,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有同样的发言权;重视第二课堂,建立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我想,熟悉中西方教育情况的杨福家校长,提出上述希望时应该是有所参照的。他所描述的好大学,不正是耶鲁学生展示出来的样子吗?
北大与耶鲁,历史地位和学术成就都有不同,但更大的差异,在于大学理念。通过宣传片所要展示的东西,确实能反映出这种差异。难免人们会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大学,或者哪个大学能拍出这样的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