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高教视野 > 正文

艺术教育:少点功利 多些创造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13日 19:42 点击次数:

  “曾经有学者指出,高校艺术学在中国存在体系性混乱,如最典型的例子是,北京舞蹈学院至今仍没有博士点,虽然在舞蹈上它是首屈一指的。”在不久前举办的“全国高等艺术教育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意强指出了当前高等艺术教育出现的只重研究,忽视创作,偏重规模,忽视质量的现象,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强烈的共鸣。

不能重文而轻艺
  曹意强教授说:“重文轻艺,这是古已有之的一个偏见。在当前的社会里,这种偏见愈演愈烈,人们普遍认为搞艺术的人没有文化,非文字的艺术创作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殊不知,艺术本是文化的主干之一,而艺术的学术性就体现在创作本身之中,犹如科学的创造性体现在科学发现之中。”他指出,这种偏见已渗透进我们的专业语言中,在艺术院校里,人们放弃了体现专业性质的术语,如“创作”、“作品”和“画室”、“工作室”等,采用来自科技领域的说法如“科研”、“项目”、“实验室”等等。仅以从事创作的教师职称评定为例,都是套用文学的,甚或理工科的量化标准加以评定,只计发表的论文篇数,不考虑作为艺术主体的创作,哪怕是在国际和全国性展览上荣获金奖也无济于事。
  曹意强说,由此带来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缺乏创造性。中国人本来非常有智慧,在19世纪以前,可以说在各个领域,如政治、思想、制造等领域,论创造性,中国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世界提供了榜样。但为何在一百多年里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我们仿佛关闭了创造灵感之门,凡事都要看西方,学西方,尽管口头上总喊着要坚持民族特色,要注重创新。
  有专家指出原因就出在教育上,出在文理分割,艺术与科学分离的教育体制上,出在轻艺重文,轻文重理的思想观念上。这种状况导致了我们思维方式的偏颇,甚至极端化,对于任何事物都采取非左即右,非白即黑的定式,永远处于盲目跟风,走极端的状态之中,永远处于拨乱反正,矫枉过正的无效过程之中。

理想的坚守与利益的博弈
  吉林艺术学院院长冯伯阳教授指出,在快速发展年代,各种利益群体的相互博弈,人们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以及商品经济对于综合艺术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商品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与大学的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世俗风气在大学校园的弥漫与大学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和超然的精神境界的冲突。面对这个利益博弈的时代,大学很难独善其身。
  本世纪初,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过渡的过程中,综合艺术教育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跟进中,也或深或浅地步入了某些误区。“特别是艺术教育规模的扩张对质量的制约。”冯伯阳教授说,许多艺术学院的规模扩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艺术人才的培养规律。学生数量的剧增,教师的教学激情和艺术创作的欲望被消磨殆尽;大量不具备艺术天赋和培养潜质的学生盲目走进各类艺术院校,使得对艺术的尊崇与敬畏之感,在这种单纯作为升学捷径的人们心中荡然无存;一些低水平的教育教学只能停留在“实用美术”的层面上;重视设计工具和手段的掌握,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想象力的开拓,这种“产业化”培养下出来的人怎能成为“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生力军、弄潮儿!

专家呼吁设置艺术大学
  这是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教授发自肺腑的呼声。他说,我国设置和建立艺术大学是一个新的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建设符合时代需要的艺术大学带来了新的机遇。高等艺术教育是体现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有责任肩负起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中的历史重任。
  他认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评判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应该创造条件尽快建立一批有影响、有竞争力的综合型艺术大学,提升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整体水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柴永柏教授举例说,国际文化市场份额中,欧盟占20%,美国占13%,日本占10%,而13亿人口的中国仅占1%;美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0%,我国仅为2.7%。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对社会主义中国断言:‘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没有文化输出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话虽刺耳,却发人深省。”他说,钱学森先生在他生前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讲道:“大学要有创新精神。”杰出科学家辈出的加州理工学院鼓励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质,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和音乐。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使她们加深了对艺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

艺术教育要防低水平重复
  迄今为止,我国已有约1330多所院校设置了艺术学科,目前在校生达120万之多,是世界上艺术学科最庞大的国家。但是在专业的艺术院校中,只有南京艺术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他同类一级学科博士点都在综合性大学。曹意强教授认为,这种情况存在着如下危险:即使没有足够的专业教授与学术积累,也可以任意招收艺术学一级学科所包括的所有类型的博士研究生。这无疑使得专业性强的艺术院校失去本应具有的学科优势地位,而综合性大学中相对边缘化且师资力量较弱的艺术学科则将发展资源过度占用。
  曹意强教授对综合性大学创建艺术学院持有异议,他认为“艺术学”这个概念在强调对艺术的学术研究的同时,已将其研究的对象即艺术创作排除在外了。他说,这十几年中,艺术教育可谓大繁荣,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办艺术专业,而这种繁荣背后却深含着对艺术的轻视,特别是对艺术的智性价值的忽视。艺术教育繁荣的标志应是教育质量的提高,而我们所处的现实情况却相反:大繁荣引起大混乱的局面。
  “全国大学低水平重复建制艺术学院,盲目扩招艺术学生,早已是众所周知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好,艺术门类的确立反而会加剧这种违背学科标准的倾向。”因此,曹意强教授呼吁,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科规范与评估体系。

【供稿单位:《光明日报》2011年12月9日06版    作者:朱振国 张玉梅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小凡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