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高教视野 > 正文

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24日 09:20 点击次数:

  记者从11月21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近日已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标志着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正式启动。
  记者从会上获悉,新一轮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各项思路和举措的具体行动计划,是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抓手。该计划的制定立足当前实际,谋划未来发展;立足高校特点,凸显特色优势;立足提高质量,增强创新能力;立足继承创新,加强统筹协调。计划明确了未来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的主要内容。
  权威解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同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等配套文件。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和光荣使命。
  在11月21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进行了解读。

迎接新挑战,不断创新发展

  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制定依据了怎样的原则?
  答: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保持和巩固了健康向上、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推进理论创新,促进学术繁荣,传承创新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必须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如科研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价值有待进一步拓展,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需要认真研究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制定依据了以下原则:一是以解决制约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切实措施。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完善顶层设计,作出前瞻部署。二是针对高校特点,通过重点规划,推进科学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推进跨学科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三是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和重点建设,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切实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统筹协调原则,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统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协调发展。

围绕总体目标,构建八个体系

  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包括哪些?
  答:两办《意见》明确提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新一轮计划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着力构建八个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体系;构建团队攻关研究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科研项目体系;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研究条件支撑体系;构建结构合理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构建现代科研管理体系;构建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同时,要大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抓质量抓创新,搞好重点建设

  问: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有哪些?
  答:一是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质量完成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任务。建立中央、地方和高校分级培训体系,深入开展对教材所涉课程教师的培训,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全面实施课程建设标准,健全质量测评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二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新建一批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进一步加强部部共建、部省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三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教育部将启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同时在各类项目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对高水平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鼓励高校教师发扬“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潜心基础研究。
  四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重点扶持一批立足实践、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对策研究项目。着眼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聚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进高校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等合作建设咨询型智库。
  五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推广普及。支持高校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活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普及项目”,组织动员名家大家撰写高质量社科普及读物,面向社会公众积极宣传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理论。
  六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实施“当代中国学术精品译丛计划”,面向国外翻译、出版和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与精品著作。支持高校探索在国外和港澳地区合作建立一批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重点建设一批高校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重点建设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
  七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支撑和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加强与现有信息服务机构的衔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强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
  八是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和表彰。继续组织开展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和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增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供稿单位:《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22日    作者:姜乃强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