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高教视野 > 正文

复旦大学给“青椒”送“阳光”

发布日期:2011年09月22日 10:08 点击次数:

  复旦大学将从明年起逐步提高教师的岗位津贴,平均增幅65%-70%,特别向青年教师倾斜。校长杨玉良教授说,越是年轻、收入越低的教师,岗位津贴的提高幅度越大,最多甚至可达100%。在昨天举行的复旦大学“人文振兴计划”启动仪式上,杨玉良还透露,科研基金也将向青年教师倾斜,让他们能够安心教学和科研。
  “青椒”(青年教师)生存难的现象目前在高校普遍存在。高校教师的收入通常由职务工资和津贴构成,有些高校还有课时补贴和科研补贴。一般情况下,讲师的岗位津贴一年2万元左右,年薪约5万元;副教授的岗位津贴3万元左右,年薪6万至7万元。如果按照一个教师一周上一次课计算,大多数教师每学期的课时补贴约2000元。不少高校的岗位津贴自2002年小幅提升之后,一直“稳定”。而在收入停步不前的同时,“青椒”们几乎承担了高校50%以上的教学任务和大量科研任务。
  为真正想做学问的学者创造实现理想的可能,是当下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诸多高校的通病恰恰是:竞相花钱引进和留住现成的优秀人才,却似乎都舍不得在帮助“青椒”们成长为优秀人才方面花钱。
  “我在北京大学时,就知道青年教师生活窘迫;如今在复旦大学,发现博士生们也如此。”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陈剑说,青年教师刚起步做教学和科研时,基本上得不到学校什么支持,想“出头”全得靠自己;一旦别的学校发出邀请,自然掉头就走,“我自己的经历就是这样”。
  陈剑坦言,2001年他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时,想法很简单:把学术做到最好。但他很快发现,刚留校的青年教师根本没资格和有关部门谈条件、争取经费,“也很难感受到学校对我们这样层面的年轻人的支持”,结果很长一段时间里,压力沉重。他说,目前在各高校,青年教师只有做出成绩,有资格作为“引进人才”跳槽了,才能享受到一定待遇。
  学校希望青年教师有纯粹的学术追求,自然也要为他们提供条件。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余欣说,“我的导师曾经对我说,真正的学者不可能彻底不要名利,因为无法生存就根本谈不上做学问。”他认为,究竟以学问作为生命追求,还是以学问作为追求名利的工具,是做学问的两种境界。既然选择成为学者,最佳状态当然是做理想主义的前者,“但如果青年教师总要为生存状况和科研条件焦虑,很难想象还能追求纯粹的学问。”
  除了争取课题和经费不时受挫的痛苦,“青椒”们对很多学术基金的分配也是一声长叹:这些基金更关注知名教授,而不是缺少研究资金、更需要扶持的青年教师,这就使他们的学术生存更加艰难,尤其人文学科的“青椒”。一位历史系教授说了件寒心事:他的研究中心一位最年轻的教师去年申请学校的一个学术基金,当时同事们都以为,凭他的实力肯定没问题;没想到他第一个被刷了下来,因为这个基金“向海归学者倾斜”!“这太荒谬了!要知道,对于年轻学者,学校的一点支持都是雪中送炭;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成就的海归学者,这样的资助仅仅是锦上添花。”
  似乎是一种回应,杨玉良校长昨天在表示要提高“青椒”待遇的同时透露:复旦大学与光华基金会联合设立的人文基金,将每年拨款300万元建立一个专项,奖励50位青年人文学者,平均每人6万,“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潜心钻研,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杨玉良说,“大幅度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岗位津贴,是因为我们充分地认识到了,他们生活有困难。至于让青年教师更焦虑的住房问题如何解决,学校还在研究之中。”他表示,现在更重要的是借岗位津贴调整,改变高校的人员考核方式、院系考核方式,乃至对机关工作等的考核方式,改革和完善高校管理制度,“至于花多少时间能够做好,我认为在我的任内做不完,后任者可以继续做。”

【供稿单位:文汇报2011年3月23日    作者:姜澎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