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洪楼记事(五)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9日 14:26 点击次数:

“没有卢兰琪所长,就没有山大作家班。”

2020年7月5日,山东省作协文学讲习所原所长卢兰琪因病在济南去世,享年88岁。

7月6日,我听说之后,一整天常常想起慈祥的卢兰琪所长。1988年春天,她倡导创办山大作家班,在遇到困境的时候,她没有撒手不管,而是想尽办法,由山东省作协文讲所与山东大学合作办班转而交给山大单独去办。如果前期没有她尽心尽力去争取,后期没有山大中文系接手,这个班真有可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夜里几次醒来,想起山大作家班开学典礼时她的身影,那时她已56岁了。在我们的创作瓶颈期,她和宋曰家副所长、刘强先生、孙震博(现为央视记者)来作家班看望我们,每人送了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毕业时,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她的和蔼、善良,似乎与生俱来。有一种人,就见过几面,却总也忘不了她的好,她是当之无愧的“好干部,好作家,好朋友”。人的一生中能遇到像她这样的好人,是我们作家班学员的福分。

7月7日上午,为了最后的送别,我乘动车去了济南。中午13时30分,在粟山殡仪馆第二告别厅,在庄重的哀乐声中,我们向躺在鲜花丛中的卢兰琪所长集体三鞠躬,然后,一人献上一朵小白花。含着眼泪,我最后再看卢兰琪所长一眼,走出大厅,从此,永别了。

她的后任所长刘强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告别仪式。在不同的场合,他多次说起过,“没有卢兰琪所长,就没有山大作家班。”

7月7日下午,我乘动车回淄博。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我默默地看那一张印有《卢兰琪同志生平》的白纸,像读一部厚重的书:她1932年1月出生,是河北乐亭人;曾任松江省学联主席、东北学联副主席、共青团松江省委干事兼省学联主席、《松江青年报》主编。——这是她22岁以前的简介,她那么年轻,起点是那么高,像优美的诗篇。这之后,她从哈尔滨到佳木斯,从佳木斯到塘沽,从塘沽到北京,从北京到济南;前后46年,她曾在18个单位学习、工作、生活过。1987年11月至1988年6月,担任山东省文联文学讲习所所长;1988年6月至1992年3月,担任山东省作协文学讲习所所长;1992年3月离休;她生前是中国作协会员、著名散文家,出版过《无心集》《无相集》《梦萦关东路》三部散文集。

还能再说什么呢。如果没有卢兰琪所长,如果没有孔范今先生,如果没有遇到一个个好心人,如果没有山大作家班,我们这些同学,今天又会走上什么样的路?一切都无法还原了。也许这就是最合适的路,最恰当的安置,最适合的归途。

文章发表于2022年6月1日《山东大学报》第15期


【作者:郝永勃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李真真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