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类似暗物质的病毒如幽灵般来去诡异,传播速度之快让人避之不及。
今年三月,呈多点散发的疫情波及数省,泉城济南也出现了阳性病例。四月一个周日的下午,我正在家休息的孩子突然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被告知他所在的办公区查出阳性感染者,他被划定为次密接者,需要及时做好由专车接走进行隔离的准备。
之前,我总以为只要做好防护,普通人便应与病毒无缘,万万没想到它却近在身边。这段时间,孩子忙于单位项目,加班加点一直没休息,头发早就该理了,却没顾上;今天正准备出门理发,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就不能再出去接触他人了——这是起码的自律。无奈之下,我试着给他剪了几下,但却呈现出麦垅状,便只好作罢。等到天黑,社区工作人员又来了电话,通知因故改为明早接走,随即来人封了家门。门在被钉上的那一刻,紧张之感顿生。吉凶未卜,我夜半无眠。第二天早,防疫人员敲门喊话:防护物品已放门外,门已开封,请拿进去穿好准备上车。我看着孩子变成一个大白,心情复杂起来,但始终坚信国家会尽全力保障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本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态度,国家坚持动态清零的决心,各级政府也以最大气力,不惜代价保一方平安。每出现一例感染者,大数据便能追踪溯源,快速查出密接者,收治、隔离环环相扣,划出封控区、管控区,以最快速度和病毒赛跑,死死封住它的传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似乎都被疫情联系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奋战一线人员逆向而行,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忙碌;志愿者身影随处可见,无私奉献温暖人心;被封小区内有居民家中物品不足,邻居和社区人员都热情伸出援手,大家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国际教育学院一位老师和她的丈夫都在各自单位参加抗疫不能回家,两个孩子无人照料,她的母亲把孩子接到身边,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这位母亲是我的中学同学,我们得知后都在微信群里为她点赞。有这种甘于奉献与勇于担当的百姓与政府,我相信很快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经过多少艰辛付出,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济南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很多场所陆续解封,复工复学复产,轻松祥和的氛围在泉城再现,我们又回到正常生活中。我的孩子也平安回家,望着长发蓬蓬的他,似久违一般,经历此,我不禁由衷感叹——还有什么比家人的平安、健康更幸福更重要的吗?病毒无情,人间有情,疫情防控已成常态,防护不能放松,我们静心等待有效药物面世,相信这一天的到来应该不会太远。
文章发表于2022年6月1日《山东大学报》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