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校园3893公里的祖国边陲,这一年间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日子,此刻如山一般倒向我,让我将这一年与新疆伊宁这座西域小城相逢的两三事娓娓道来,拼合我在异乡这幅珍贵拼图的最后一块碎片。初见伊宁和我的过往有两小时的时差,但那时我还未曾意识到,差出来的两小时:
是交由我在此见远山,见云雾,见月升,见日落的;是交由我参与一个人、一群人四季间最炽热与滚烫的时光的;更是交由我拾起脚边的枝杈,穿越长河向下扎根的。
两小时间,我已然在这片绿洲中种下了只属于我的那片花海。绿洲里的花海我任教的学校是伊宁县第三小学,自任教以来,我曾先后教过四个年级的四门学科,共带过17个班,也很幸运地和近800位学生有过师生缘分,而我也欣然享受着作为教师“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与骄傲。
但这份骄傲背后藏着诸多教学挑战,就像三六班孩子们平时可爱的活泼天性,在课堂上亦会让我感到可惧。
我要为最初的执拗买单,明明已经听说老师太温柔孩子们会不听话,但我还是相信春风化雨,硬要撞这南墙一试。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击,他们课上此起彼伏的躁动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浅薄。
我开始请教一些实操方法,汲取经验,但多次尝试后还是一如往常,即使有成功案例,也在一两次后便失效。
在反复的挫败中,我终于忍不住在课堂上爆发。
“安静!!”
泪水已不受控地在眼里打转,我也随即冲出教室平复心情。
杨老师后来告诉我:“孩子们因为感受到你喜欢他们,所以上课才更愿意向你展示他们的活泼天性。”
确实,活泼是天性使然,我又怎能过于苛责呢?而当我还在想究竟如何再次面对他们时,下午杨老师就带着一沓道歉信,让我去教室接受道歉。
“老师,对不起!”一张张面孔上写满了歉意,一封封信里写下每一句诚挚的道歉。
紧接着,我迎来了一节前所未有的安静的课堂。
这一年,我慢慢意识到我的教学是一场和自己的博弈,我在大局与个体间取舍,在共情与理性之间摇摆,衡量引导与说教的天平,权衡规则与自主的两端。这期间,每一个助我自省和成长的学生和老师,都是一张助我跨越千里的风帆,我在此道一句感谢万千,也希望你们都有鹏程万里的未来或安居乐业的幸福。再赶一次朝暮六月的伊犁,天光渐长,离别日也只剩个位数。
在离别的当下,往往只能道出一句不舍,涌起些抽象的感受。但或许随着时间划过指缝,离别会开始变得具象,变为每一个被再次回忆起的瞬间。我想我会在济南初雪时,想起伊犁没过小腿的积雪;在朋友好奇异域礼俗时,想起视我如远嫁姑娘般,送我民族坐垫嫁礼的哈萨克族老师;想起与大家围成一圈起舞,感慨自己太过僵硬的时刻。
我会在远方,感恩这座城曾给予我的最柔软的爱抚和温存。
再赶一次朝暮,奔赴我这片梦境般的花海。
最后一节课上,每个班的离别氛围都被孩子们渲染得淋漓尽致。那就更肆意地告别吧,最后再道一次感谢,感谢这一年间他们带给我的纯粹与真挚,让我在贫瘠的荒原里种下希望的种子。只有这永恒的赤诚,才能为荒原培土浇灌,再迎来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而我也会记得那些纯粹的瞬间与永恒。
那个常把我名字写成“丁桂宁”的班级老大布阿依沙木,那个很调皮但会把我送他的粽子收藏的祖力海尔,总是会在课间塞给我各种小零食的吾尔肯和穆海麦提……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太多细节被我铭记与珍藏,成为在旷野里照亮我的光束。
最后在学校大门口,我也当了一回“明星”,孩子们将我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向我索要合影和拥抱。而我就像一个卖气球的人,每个孩子都从我这里牵走一个心愿与想象。
“老师,你到底要去哪里呀?你还会回来吗?”
我不知道。
但,老师要回到远方了。
我转身离开,影子拖在地上,很长很长。尾声“写下‘山大人’只需八画”,这一年间,我们将这八画带到了祖国边疆,用力描摹着一笔一画,把它们同论文一起书写在祖国西部大地上。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没有浅尝辄止,而是一直努力在西部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着一身红衣肆意挥洒着青春的梦。
来日,追风赶月的意气少年,又会在绿洲里赶新一轮梦境。而我的风帆,已驶向远方。
文章发表于2023年11月15日《山东大学报》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