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我与《文史哲》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09日 16:35 点击次数:

我是西安的一名工人,退休已经八年了。虽然自幼热爱读书,我的藏书却不算多。然而我的书柜里却整齐排列着我订阅了三十年的总计近二百本《文史哲》杂志,一期都不缺,占据了整整一层。在一定意义上,它是我的骄傲,是可以向书友炫耀的资本,同时也是我精神的家园,更是求知道路上最可依恋的伙伴。

与《文史哲》杂志初识还是在1980年,当时改革开放起步不久的中国学术界和出版业一片繁荣,我就是在这时开始订阅《文史哲》。当然,之所以选择它还是缘于朦胧记忆中的《红楼梦》争鸣以及李希凡、蓝翎等那个时代耳熟能详的名字。遗憾的是,我的订阅仅在1980、1981两年后,便由于个人原因中断了。1993年,当改革大业乘着“东方风来满眼春”的生机与活力冲破禁区、再度启航时,我的求知欲也重新回归。从这年起,我继续订阅《文史哲》并从此开始了与它三十年的相伴相随,再未分离。在这三十年中,随着阅读和思索的提升,兴趣的变化和转移,我逐步放弃了《历史研究》《纵横》《航空知识》等杂志的订阅,然对《文史哲》的挚爱却始终不渝。在我们工厂里,常有人问我:你看这些不打粮食的书有什么用?不如考个文凭,还能改变你的工人身份……我却不以为然。陈平原先生讲过,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全凭个人兴趣的“漫卷诗书喜欲狂”,这样的“读书”方称得上“风景”。我觉得,干完自己的工作后,一头扎进《文史哲》的知识海洋里,那就是一种享受、一份福气。知识面的拓宽、文化品位的提升、理性思考的深入所带来的精神富足与享受,是任何功名利禄都不能代替的。

无需否认,在这三十年订阅《文史哲》杂志的过程中,我也曾有过犹豫、彷徨,主要是由于价格问题。记得1993年订阅时,每期杂志定价1.2元;1995年调价至2.5元,我毫不犹豫地继续订阅;1998年,价格调至6元,我略微踌躇一番还是挺住了。到了2003年,价格陡然升至12元,我颇感惊诧、有些牢骚,又实在难抵杂志即将扩版增容之诱惑。不久后拿到的新出杂志,着实令我惊喜参半、怨气顿消。扩版后的《文史哲》不仅容量增大,质量也有大幅提升,几乎每期都能读到令人难忘的好文章。我常对朋友说:这样的改版调价确是物有所值。

有时我也扪心自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对这样一份杂志如此矢志不渝、眷恋不舍呢?此时心中至少一半以上的理智便答道:是它丰富广博的知识内涵和孜孜以求的思想探索,这些正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绝佳体现。比如刊登在1980年第3期上的《对〈李白与杜甫>的一点疑义》就使我看到《文史哲》杂志大胆质疑文坛名宿、不随波逐流、不盲信名家的精神,并由衷钦佩与折服;我从中认识了康德并初窥《纯粹理性批判》的轮廓和神秘;读到了诸如《抗战前国民政府的工业发展》《抗战前国民政府的法制改革》等精彩专论,廓清了自己过去对1927~1949年间历史的误判。那时节,我读每篇文章时都带着对文章作者和编辑的崇敬感激之情。同样是在这里,我读到了马瑞芳老师对《红楼梦》的精彩解读,也对《美国分权体制的确立及演变》所传递的价值击节赞叹!正是这些凝聚着作者心血、编辑辛劳的篇章,在我与《文史哲》之间连接起一条不可须臾离的纽带。

如前所述,我对买书有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那就是不买没有反复阅读价值的书。在我看来,把那些第二遍就读不下去的书摆在书柜里就如鲠在喉,怎么看都不顺眼。而自从开始订阅并收藏《文史哲》,我的这种想法更加坚定了,因为《文史哲》就是这样一份经得住时间洗礼、值得反复品读的好杂志。

我们这代人读书的时光大都被“文革”吞噬了,往往知识结构先天不足又支离破碎,我就常常自嘲“初二肄业”。阅读杂志时,每遇到看不懂或一时理解不透的文章就暂且放下。随着阅历的增加、思想的延展,当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便折返回来重读当年放下的文章,就会有如饮甘泉、重新发现宝藏的惬意和喜悦。在这近两百本《文史哲》中,所有文章我都读过至少两遍,部分读过三遍乃至四遍。这也说明了《文史哲》是一本既能成深入浅出的普及之功,又有着深邃高雅的艺术品位的优秀杂志。我以为,正是这一切使得《文史哲》杂志在全国学术期刊中始终独领风骚,出类拔萃,获奖累累,真正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当然,再好的伙伴也有摩擦龃龉时,对我挚爱的《文史哲》也不能只说好话。比如1999年第1期上署名“紫军”的文章《“红学”新学派——“解梦”派概论》就曾让我对《文史哲》大为不满,觉得刊登这样的文章就是“掉价儿”,因为我一直以为坊间确实存在一批曲解历史、浅薄庸俗的旁门左道,根本上不了、也不该登上《文史哲》的大雅之堂。然而也正是多年来《文史哲》对我的熏陶提升、潜移默化,使我拥有了理性看待、客观分析事物的宽容心态,很快转而释然:既然对古代历史文化的“戏说”能风靡全国,既然“解梦派”能迷倒许多不谙世事的年轻大学生,《文史哲》也应以百家争鸣的气度给予其发表的园地,把辨别真伪的权力交给读者。这既是学术争鸣的应有之义,也体现出《文史哲》的大家风范。

钱理群先生曾说,书在杂览的同时还要精读,现实关怀之外还要有形式上的关怀。《文史哲》所刊载的思想学识、所展示的学术世界,显然属于形而上的范畴。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形势波澜诡谲、动荡不安。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艰难时刻,《文史哲》处变不惊,并没有陷于故纸堆中孤芳自赏,而是积极投身于现实关怀之中。透过复旦大学韦森教授对改革的呼唤,我们看到当今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经由清华大学任剑涛教授的解析刻画,一幅令人耳目一新的法家形象徐徐浮现……这些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文史哲》始终是我三十多年来的良师益友、亲密伙伴,是我精神家园的依恋所在。我也在期盼,再过几天,2024年第2期《文史哲》就要到了……

文章发表于2024年5月8日《山东大学报》第12期


【作者:李俊华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