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搬家的时候,突然翻出了大学期间的班刊,一段与莫言老师的尘封往事随之浮于脑海。
大约是2003年秋季的一天,我突发奇想要出一本班刊,因为我们旅游管理系文科生居多,有文学的“群众基础”。当天上午,我就写了一份《01级旅游管理班刊出刊策划书》,洋洋洒洒两千多字,从办班刊的必要性、可行性、意义、目标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阐释。
写完这份策划书之后,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用的还是插卡式的电话,我在9号楼旁边的电话厅惴惴不安地拨通了辅导员王素洁老师的电话。战战兢兢地说完自己的想法,没想到王老师一口答应了:“没问题,我全力支持,你们先开始编辑,后期印刷费用先从班费里面出,如果不够我再给你们想办法!”
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随后我就开始组建编辑团队,约稿、组稿、编辑、校对,基本上班里78位同学每人都有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文字被采用。等我找了山大北门一个小图文店准备排版的时候,老板问封面和封底放什么内容,把我一下子问住了。老板说如果要他们设计的话,还要单独收费,于是我就让班里的郑琳同学设计了封面——一个身着长裙的高挑女孩,散发着高雅的气质,长发飘飘好似在风中,正好符合我们刊物的名称《自游风》;封底也做了简单的设计。但是封二和封三都还空着。经过讨论,大家决定把全班所有人的签名整合在一起作为封三。而正当我们对封二的内容一筹莫展时,一个同学说:“咱找些名人给咱们的班刊题词不行吗?”一语惊醒梦中人。
首先我找了当时的管理学院副院长吉小青,吉老师生性豪爽,又是我们院系的领导,很爽快地就给我们写了一段话:“管理之要,在于化繁为简,驾简驭繁;管理之精,在于万事同理,直指根本;管理之妙,在于抓大察小,以小见大;学好管理,服务社会大众;学好旅游管理,创造美好生活。”接着我又找了当时的副校长樊丽明,樊校长在科学会堂出席一个活动时,我硬着头皮上去说明来由,樊校长微微一笑说“没问题”,便给我们写下了寄语:“经历就是财富,认真执著地去经历吧!”
学院、学校的领导都题词了,我想我们这是一份有点“文学色彩”的刊物,还得再找个文学名家题词。正为这事儿犯愁的时候,我突然在学校网站上看到,莫言要来山大开讲座。当时莫言虽还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已经发表了《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等重磅作品,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于是我和同宿舍的伟华同学一起前往。
我心里一直在想:一会儿怎么向莫言老师开口要题词,万一人家拒绝了怎么办?如果一口拒绝了,我还能采取什么措施?我找什么机会上去要题词?万一结束后莫言老师直接走了,我是追上去还是就这么放弃?如果莫言老师答应了,我怎么感谢人家,是鞠个躬还是说声谢谢……一大堆设想的画面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一直盼着能在中间休息的时候上去索要签名,谁知四十多分钟过去了,莫言老师并没有中场休息的意思,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讲座一结束,讲台周围就围拢了好多同学,有请教莫言老师问题的,有找莫言老师给新书签名的。我一看这架势,如果干等着,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于是就愣头青似的挤了进去,莫言老师刚给一个同学在新书上签完字,我就急匆匆地说:“莫言老师,我们要出一本班刊《自游风》,您能不能给我们写一段寄语,同学们都很期待。”莫言老师抬头看了一下,眯缝着眼睛,轻轻歪了歪头说:“什么风?”我赶忙回答:“‘自游风’,因为我们班是旅游管理专业,所以把‘自由’的‘由’变成了‘旅游’的‘游’。”说完我赶紧把笔和纸递到了莫言老师的手里。莫言老师没有任何犹豫,提笔就在白纸上写下了一句话,当时我们也没来得及看写的什么,只是一个劲道谢。走到楼道里,我和伟华仔细看了一下,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啊同学们,莫言,2003年11月22日。”我们欣喜若狂,热烈击掌——终于完成任务了!
之后,班刊印制工作顺利完成。虽然不是很精美,甚至有点粗糙,但毕竟是全班同学的心血和第一份“文学作品”,这一份班刊也就永远定格珍藏在了同学们的心中。
当时的我只觉得名人给我们题词了,很自豪、很引以为荣,却并没有琢磨莫言老师那最朴实的文字后面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当时的我们处在大三上学期,很多同学还认为,经历了高中那“地狱般的磨炼”,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应该放松一下,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玩游戏、谈恋爱、逛街、打篮球、跳交谊舞……当时把其他事情都看得无比重要,认为大学生活就应该“丰富多彩”,唯独把学习放在了不太重视的位置。
一晃毕业快二十年了,如今回想起来,莫言老师的题词是多么的重要,朴实之中蕴含着哲理、温情和嘱托。大学,不就是来学习的吗?学习才是大学的主旋律。如果我当时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再加把劲儿,也许会有与现在不同的人生境遇。可惜,人生不可重来。
搬家之后,我把莫言老师的题词原件找了出来,专门用相框裱了起来,放在办公桌上,激励我和我的同事们不断前行。好好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是永不能停歇的事情,或许任何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文章发表于2024年6月26日《山东大学报》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