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校史一页 > 正文

纸墨飘香存诗意 山魂海韵代代传

——从《山东大学报创刊90周年纪念特刊》中管窥校报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7日 16:59 点击次数:

1931年5月4日,《国立青岛大学周刊》创刊,这是山东大学报发展史上最初的一笔,这一笔蜿蜒至今,已走过90个年头,绘制出了一幅群星璀璨的画卷。报史也是校史,随着《山东大学报创刊90周年纪念特刊》的出版发行,读者能够看到这一段漫长历史中的雪泥鸿爪,回眸山大历史上的峥嵘岁月,细数山大人的灿烂年华。

九秩历史 娓娓道来

从《国立青岛大学周刊》到《山东大学报》,山大校报几度停刊复刊,数次更名易名,变动不居的办报历史中,不变的是山大报人坚守初心的记录,不变的是一代代山大人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

20世纪30年代,时任校长杨振声思想进步、富有远见,效法北京大学“兼容并包”

“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学校发展迅速,国立青岛大学由此展露头角。杨振声非常重视学校校报,力图让校报在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这为校刊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其后就任的校长赵太侔也将校刊视作重要的学术阵地与沟通窗口。另外,这一时期校刊还额外开辟出4个版面,作为《图书馆增刊》随校报出版发行,这份增刊的内容非常综合,在当时的校报体系中是一份独特的存在,如今亦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建设的珍贵史料。

20世纪50年代,是山东大学校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时任校长华岗深感于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关心校刊发展,在当时的校刊《新山大》上,他专门发表了《关于校刊<新山大>的决定》,文中明确提出校刊报道要以教学为中心,显示出华岗校长运用校刊推动教学育人的决心与战略眼光。在他的主持和指导下,山大校刊成为全国最先向师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纸之一,华岗在山大开授政治大课的相关报道,也成为这一时期校报上最精彩的内容之一,不但使山大师生受益,还逐渐将影响力扩展到全国范围。

改革开放后,山大校报进一步加强建设、完善自身,不断为学校重点工作鸣锣开道。1985年9月,校刊更名为《山东大学报》,并沿用至今。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办报条件也不断改善,编审体制逐渐发展成熟,人员队伍也进一步扩大。《山东大学报》组织、发起并参与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校报研究会的成立工作,并在与其余几家高校校报的共同努力中,为山东省高校校报搭建起了一个交流沟通、互助共享的新平台。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后,如今的《山东大学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报风格,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为新时代添姿添彩。

助推学术 助力成长

《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在谈及《山东大学报》时,将其视为校内学术人才的孵化器,对校报培育学术新人等方面做出的努力给予了真挚的赞扬。他提到20世纪90年代初,校报对当年所谓的学术“小人物”的扶植与培养,他说:“学者在最初成长的过程当中,当他的名声并没有超出校园的时候,校报对他的鼓励可能就是唯一的一个激励,就能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我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在各个阶段都得到了校报的关注和鼓励。我对这一点非常感激。我也感谢校报编辑们,为学者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除了对学者的培育,校报在展现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力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曾繁仁教授将校报作为自身重要的精神食粮和学术支撑,更将其作为文艺美学中心发展的重要后盾,他回忆起2001年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时《山东大学报》的重点报道,并细数此后二十年间,校报对于文艺美学研究工作的每一次报道,点滴之间日积月累,是校报为推进学术研究贡献的一份力量。

许多学者谈到校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自己首次在校报上发表文章的经历。傅有德教授回忆了自己求学和为学的心路历程,从他在校报发表的第一篇小文章《要把法制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至今,已经过去了40年,期间每一次心态上的大转变,都能在《山东大学报》刊登的文章中寻见踪迹。那些情感真挚的文字中流露出的,是学者们与校报初次结缘的兴奋、激动、昂扬……校报在无数山大学人心中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报庆纪念特刊出版之际,许许多多的学者们纷纷提笔,写下自己与校报的那一段缘分,路遥、王文兴、袁世硕、何中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他们有感于校报及时而有力的对山东大学、对科研学术、对自身发展的种种助力,而学者们对校报的感谢、祝福与期待,是校报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也是校报收到的最好回报。

莘莘学子 受益匪浅

校报是学生写作的练兵场,记录着学子们稚气而昂扬的文字,为他们开启了新闻报道、文艺创作的一扇窗。校友安武林回忆大学期间同学们争相为校报投稿的经历时这样写道:“大家给校报写稿子,等于沙场练兵。大家拿着厚厚的发表文章的剪贴本,送给谋职单位的招聘人士时,总是多了一些砝码,这是成绩。”校报是学生们的创作园地,记录着一代代山大学子校园青春故事,为青年们成长成才创造了一片平等而包容的天空。

校报为学生记者提供了学习专业技能与亲身实践的机会,为他们开阔出更广阔的平台。1991级校友周彧回忆自己学生时代在校报任职的相关经历时写道:“时任校报主编的高汉忠老师手把手交给我如何用红墨水在来稿上勾勾画画修改稿件,或者教授我用划版纸排版。”在校报收获的种种经验,对周彧日后进入新闻出版行业影响至深。2017级校友梁迪认为,在校报的日子让她学习到了“每件事都多一点”———多一点好奇、多一点准备、多一点请教、多一点练笔、多一点坚持,直至“多一点收获”,校报让她接触到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前辈,师生从拟定选题到成稿发出,期间数次沟通交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2016年,为加强文化与学术报道,山大报社建立研究生工作室,并形成“全国化·中国化·我们”文化探索项目,寻求世界问题的中国解、山大解,围绕多个主题,该栏目已发表国内外学者数十篇文章。2019年,校报设立“稷下广语”栏目,旨在聚焦学子在大学生活中成长成才的关键性问题,为山大人提供交换意见、展开对话的平台,至今已围绕文化引领战略、新文科建设等主题展开了多次讨论。校报的编辑们十分支持研究生工作室的发展,帮助工作室的记者走出校园,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党媒实习。在校报“以文化人”的思想指引下,学生记者不仅得到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在校报这一平台收获了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增强了自信,这成为学生记者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代代报人 薪火相传

校报作为一份山大校内刊物,编辑老师既要有专业的编辑能力,又要对国家文化政策、校园文化宣传、教育教学以及学术研究等保持高度敏感。同时,校报作为山大学子提供发展机会的重要平台,编辑老师与学生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校报90年历史中,一代代办报人坚守着校园纸媒的舆论宣传阵地,坚守着“以文化人”的育人初心,坚守着按新闻规律办报的职业操守,记录着万千山大人的青春记忆、情感心路、奋进历程和高光时刻。

在《山东大学报》,借助山东大学这一平台,编辑老师也在采访中近距离见识了很多名流大家,结识了很多别具风采的教师、学生以及各行各业的校友。校报的老编辑王静老师将在校报工作的经历称之为“我的求知之旅”,她谈道:“老先生们不仅亲自执笔,还时常提供采访线索。文化名人的人格风骨,重要人物、事件的史实辩诘,校史资料的新发现、新认识,常常通过他们的关注进入编辑们的视野。”在校报,受访者与采访者、编辑者相互理解、相互成就,正因各方的共同努力,才有校报延续至今的斯文一脉。

校报原主编唐锡光教授谈及办报感想时,提出做校报要有爱心、耐心与恒心,爱的对象首先是学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与鼓励,他将校园比作山林,办报人则是守山人,守山人应当真诚地对待和呵护每一个成员。校报编辑们对待参与校报工作的学生有爱心、耐心和恒心,不仅在业务上悉心指导他们,而且在学习生活中都能给他们关怀与帮助,这成为校报的优良传统。

2021年5月4日,在校报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出版了《山东大学报创刊90周年纪念特刊》,包括90个版面,设九个主题模块,一本特刊整合九秩山大经典,汇聚无数动人故事……九十年风雨辉煌,《山东大学报》见证着山东大学的发展轨迹,也见证着一代代山大人的成长成才。纸墨飘香中,蕴含的是万千山大人的点滴记忆。数辈学人经由校报点滴发散,最终成就一段学术佳话;数代学子在青春时光中初见校报,从此结下深深情缘。面对已取得的诸多成就,山大报人除了收获与喜悦,还有思考与探索———“山大校报从哪里来?要走向何方?”这正是校报九秩之际,办报人的“90年之问”,这一问题接续了历史,也将延续至未来,由一代一代的办报人去探索答案。未来,《山东大学报》将继续谱写山大人的青春之歌,记录山大人的点滴奋进,也将珍藏着无数山大人的希望与牵挂,砥砺前行。

注:原文刊载于《山东大学报》2021年第34期第02版。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报    作者:高婷婷 孟凡    摄像: 摄影:高婷婷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陈诗榕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