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期,“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美誉蜚声全国,“齐鲁医学”也成为令人敬仰的医学高地。百余年来,“齐鲁医学”根植齐鲁文化沃土,积淀形成了“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人文气质和精神品格,以“培育医学精英、护佑人类健康”为己任,已累计培养6万余名医学专业人才,为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健康中国注入强大的齐鲁力量。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如今,山东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医学的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将齐鲁医学精神发扬光大。
勇当医改进程弄潮儿 开创山大医工融合新特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医疗技术高端发展的核心就是创新。零磁医学契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紧密结合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基本宗旨,面向世界极弱磁检测的科技无人区,聚焦疑难危重症精准诊治等重大医学问题,致力改善人民生命健康福祉,同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瞄准心脑科学、重大新型医疗装备研发、智能医学等前沿领域,属于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山东大学与房建成院士领衔的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共同成立零磁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依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围绕零磁医学汇聚和培养顶尖科研人才,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瞄准重大技术创新,凝心聚力,共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房建成指出,创新平台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明确的目标定位和清晰的发展思路,“我们将始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科学前沿问题,进一步精准定位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持之以恒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服务于零磁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带动高端医疗装备转化发展,早日实现中国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产品走出国门,开创医学创新国际引领新局面”。
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融合发展成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医工融合发展挺进“深蓝”,如何突破医工融合的瓶颈,迫在眉睫。针对医工融合的路径与痛点,山东大学教授、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鹏飞这样评价,“医工融合不是简简单单的学科的叠加,要有的放矢,是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交叉学科融合”。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发展路径。2022年9月24日,首届齐鲁冠脉无创血流功能评估技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研讨会上同步举行了山东大学-科亚数字化心脏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及“深脉分数DVFFR”上市仪式,张鹏飞担任研发中心主任。
“中心的成立,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新型人机交互技术、以及先进机器人技术等方面不断精研突破的成果。当前对医工融合的要求更加迫切,我们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张鹏飞介绍,“我们积极开展学科沙龙,交流碰撞新观点,提高医工融合的技术转化,到市场去检验。在临床中,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产品推广、技术服务,更好地满足更多人群的健康需求。”
目前,张鹏飞所在的教育部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冠脉无创血流功能评估技术上成果显著,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让60%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不再需要创伤性入体检查,极大改善了患者就诊体验。
勇担人民健康重担 绘就中国健康新谱系
心血管疾病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发病急、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是急诊科和急性胸痛中心接诊救治的重点病种。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山东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陈玉国/徐峰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发表论文,系统总结了乙醛脱氢酶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提出了靶向ALDH2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个救命工程。”谈及建设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重要性,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这样评价。
2002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设“大急诊急救体系”,目前建有院前急救、急诊门诊、抢救等7大诊疗区域,急诊内、外、中毒、重症等5大病区,急性胸痛、卒中、复苏、创伤等9大中心,建成了“早、快、准、强”的中国急诊“齐鲁模式”,并牵头制定国家《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在复旦大学“中国医院专科综合和专科声誉排行榜”排名中,齐鲁医院急诊医学科连续三年蝉联国内三甲。
2021年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5G+应急救治体系”项目受邀参展“山东省第10万个5G基站开通仪式”。齐鲁医院作为唯一医疗机构“5G+”建设示范专项参展。
“5G+应急救治体系”是由陈玉国牵头的国家工信部“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以5G大带宽、低时延、海量通信的巨大网络优势为驱动,以急诊救治的有效性为出发点,破解“第一目击人”救治水平瓶颈,提高现场救治医护人员单兵装备水平,优化提升5G救护车平台功能,实现远程实时影像及协同会诊,构建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的区域性智慧急诊救治大脑。依托“生命链”与“数据链”的双链融合架构,形成真正的“呼叫即急救,上车即入院,急诊即会诊”的可复制、可推广的齐鲁应急救治新模式。
山东大学聚焦国家层面急需解决的、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先进性、应用性“临门一脚”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推进“医学+X”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构建贯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医研企协同创新体系,有力赋能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齐鲁贡献。
口腔颅颌面解剖结构紊乱后的精准重建涉及美观与咬合功能的双重修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难题。
为此,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来庆国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当下先进的诊疗技术,率先提出应用3D打印技术与医工交叉融合发展的创新构想,拓宽数字医学技术的应用场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庆国带领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张陈平教授团队合作成立“山东大学3D打印研究中心”,持续优化3D打印钛重建板和钛支架等植入物的外形参数,使其在安全应用的范围内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性化定制,实现诊疗全程数字化。
为避免植骨与金属植入物的弊端,突破组织工程促骨再生的瓶颈,来庆国带领团队与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邹斌教授团队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解决了数项生物制造技术与再生医学应用的重难点问题。
来庆国解释:“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医工交叉的不断融合发展,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对进入国际前沿水平,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上首次提出3D打印钛“下颌骨”和血管化腓骨“组装式”手术重建下颌骨缺损;完成国内首例高龄老人3D打印钛“下颌骨”植入手术;国际首例低龄儿童3D打印钛“下颌骨”植入重建手术随访4年多获得成功;……目前中心在国内率先提出基于3D打印植入物的全程数字化上下颌骨修复重建手术,大大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已完成全程数字化3D打印植入物手术40余例,数字化3D打印辅助下的精准重建手术100余例,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均取得了满意的美观与咬合功能修复效果。
拓宽齐鲁医学人才路径 筑牢科学研究新高地
2022年11月12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徐峰教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22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陈子江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孙金鹏教授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23年2月,陈子江院士团队人类早期胚胎研究成果(Science发表成果文章)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荣耀和硕果的取得都是山东大学人才驱动发展的生动体现。
当前,随着医疗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医疗机构、医学院等诸多领域都面临着新的巨大的挑战,其中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2016年,在齐鲁医学班10年试点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强化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山东大学设立“齐鲁医学堂”。在最新发布的软科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6个医学相关一级学科中有5个进入全国前10,其中生物医学科学(基础医学)排名全国第2名,临床医学和药学分别排名全国第7、8名。
为进一步推进新医科建设,学校于2018年成立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医理结合弥补了学校没有基础医学本科专业的不足;加大医工结合,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密切合作,设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加大与学校优势学科如数据信息学科的整合,成立医学大数据学专业。2022年2月,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入选教育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在高质量发展路径下,学科建设实力是学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齐鲁医学院坚持“拔尖”与“宽基”并举,统筹推动医疗技术、临床科研、医院运营等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教研融合发展,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标志性成果,让齐鲁医学人才高地的品牌愈加闪亮。
同时,山东大学不断加强青年人才培育机制建设,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持续扩容青年人才蓄水池,打造一支高素质专职科研人员队伍,提升学院医学研究影响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应用于临床、服务于临床。
创新药物研发是衡量一个国家医药科技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生物创新药物的研发能力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当代制药工业的实力。
2022年4月13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孙金鹏和于晓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分别以“Structuralbasis for the tethered peptideactivation of adhesion GPCRs”和“Tethered peptide activationmechanism ofthe adhesion GPCR ADGRG2 and ADGRG4”为题,背靠背发表两篇关于粘附类G蛋白偶联受体(adhesion GPCR,aGPCR)的研究成果,阐明aGPCR自激活及对机械力感知的机制,提出aGPCR激活的“手指模型”并创新性构思出通用多肽配体拮抗剂的开发方案,为增强我国创新药物的设计研发能力作出山大贡献。
今年3月2日,孙金鹏教授研究团队、于晓教授研究团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冯世庆教授和浙江大学张岩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Unsaturated bond recognition leadsto biased signalin a fatty acid receptor”的研究论文。揭示鱼油受体GPR120识别脂肪酸中单双键并引起不同下游信号通路转导机制。
“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好未来的科学工作者和科学家,同时不断攻克科研难题,为我国的药物研发持续贡献山大力量。”孙金鹏说。(本文原载于中国网)
注:原文刊载于《山东大学报》2023年第8期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