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奠基人傅鹰教授
傅鹰教授是我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的主要奠基人,杰出的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坚定的爱国者。
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就在这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际,著名胶体与界面化学家傅鹰教授,为了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以满腔热忱,科学地论证了在我国发展胶体科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学校和教育部的支持下,傅老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胶体化学教研室,亲任室主任,培养胶化研究生。傅老师同北京大学苏联专家组长、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主任诺沃德拉诺夫教授一起,从53届化学系毕业生中一次就招收了十三名研究生,我是其中之一。这批研究生开始由傅鹰教授和诺沃德拉诺夫教授一起指导,在诺沃德拉诺夫教授离开北大回苏联以后,傅老师一人承担了这十三名研究生的全部培养任务。
傅老师为了使我们这一届研究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专门向学校打报告,建议将我们这届胶化研究生的学制定为四年,这个建议得到了北大校方的批准。对这个问题,傅老师是这样对我们说的:“北京大学名师众多,学习条件好,机会难得,要充分珍惜和利用这些优越的条件,把基础打好,要尽量多学一些物理和数学,充实自己,这将使你们终生受益。”在傅老师的亲自指导下,我们不仅全修了胶化研究生的四门课:化学热力学、吸附动力学、高分子物理化学以及粗分散体系,还修了物理系的无线电基础,气象专业的高等数学,傅老师还根据我们的不同情况进行选课的指导,让有的同学去听当时北京大学为全国高校教师举办的物质结构与结晶化学进修班的课,让另外的同学去听物理系的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基础。傅老师既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同时又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先进实验技术的掌握,为此,他安排我们做了物理系的全部中级物理实验。当时,白天为我们排这门课确有困难,物理系专门为我们在晚上加排了这门实验课。中级物理实验课内容全面,所选实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涉及不少光电测试的基本技能,对实验报告要求很严格,通过这门课,大大提高了我们对实验的理解以及实验动手能力。
1955年9月,傅鹰教授在《化学通报》上,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就是那篇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的《高等学校的化学研究——一个三部曲》。傅老师对下一代寄托了无限希望,把第三部曲献给了青年教师和学生。当时,国家正号召向科学进军,我们正处于研究生的论文阶段,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刚刚起步,正在查阅文献,进行调研。一天,我和两个同学在实验室遇到黄子卿教授,黄老师问我们:“你们目前在干什么?”我说:“在查阅文献”,黄老师说:“你们首先应该认真看一看傅先生的《三部曲》,傅先生这篇文章比一百篇文献都重要,都管用。”正是傅老师的教导和希望,不断地鼓励着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发展。
作为指导教师,傅老师在选择论文题目时,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建设中的需要,他既注重在理论上大有发展前途的题目,又注重在经济价值上大有可为的题目。在当时的国情下,他把我们这些研究生论文选题的面铺得比较宽,既指导部分研究生做他擅长领域的课题,又组织部分研究生开展国内尚属空白的许多胶体体系的研究。
我们这一届研究生共有十三名,另外,还有其他院校的进修生数名,在论文选题时,傅老师列出了有关胶化的十几个方面,供大家选择,这十几个方面有:吸附模型和热力学;吸附质、吸附剂和溶剂复杂的相互作用;高分子溶液的物理化学;缔合胶体的物理化学;分散体的流变学;乳状液与泡沫的稳定性;水面不溶物膜;矿石浮选;石油开采;钻井泥浆的流变性;白土层的透水性及粒子的沉降规律等等。
傅老师让每个研究生和进修生自由选择一个方面,彼此不要重复,具体的研究题目傅老师没有给出,要求研究生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行拟定,充分发挥每个研究生的自主性、主动性。
在胶化教研室里,经常举行学术研讨会,每一个研讨会上有一个研究生或青年教师作主题发言,其他人则提问并展开讨论。这样的学术研讨会傅老师都坚持参加,并进行指导,虽然他当时十分忙碌,从不缺席。学术研讨会的内容涉及每个人拟定的论文题目,有关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的确定,仪器的安装校正,样品的制备提纯,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等等。每个人都自由发言,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有话即说。傅老师在每次讨论会上都有精彩的点评,他有时还讲一点科学史上的趣闻和故事,风趣而生动。傅老师再三提醒我们:“研究工作的每一步务必亲自去做,要亲自动手操作,仪器要亲自安装校准,试剂要亲自鉴定。”他特别向我们指出:“务必搞清楚研究方法的条件及限制。”他对我们的实验记录不要求整齐,允许以草图示意,自己看明白即可,但一定要记录下原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他要我们记住:“研究是严肃的事,不是赶时髦的事;研究是愉快的事,不是轻松的事。”
因为这十几个研究生的论文涉及胶化的各个领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会,每个人对其他同学所研究的课题都比较熟悉,了解到与各课题有关的文献、动态、进展、研究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当时研讨会上提问、争论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傅老师的谆谆教导,风趣的发言,严肃而民主的学风,处处都体现出一个名师大家的治学风范。
傅老师的上述举措,把当时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各个方面都带动了起来。
1957年,我们毕业了。当时,中国科学院北京各研究所正处在初建阶段,很需要人。在分配工作前,傅老师风趣而意味深长的对我们说:“希望你们做工作母机,到各高等学校去任教,为了使你们在工作开始时,能继续相互帮助,打开局面,奠定基础,要相对集中分配。”我们这一届研究生主要分配到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
傅鹰教授的早期研究生,前后分配到山东大学任教的共四名,他们是:柳正辉、王果庭、陈宗淇、杨孔章。胶化专业本科毕业的盛太成随后也分配到了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领导及化学系负责人十分重视来自北京大学的这一支胶体化学生力军。这些学生为了不辜负傅老师的期望,为了使胶体化学在山东大学开花结果,代代相传,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1958年在山东大学化学系建立了胶体化学教研室。
得知山东大学胶体化学教研室的建立,傅鹰教授非常高兴。傅鹰教授参加了周总理亲自主持的,我国“1963~1972年科技发展十年规划”的制定工作,傅老师吸收山东大学胶化教研室承担了十年规划的课题——活性炭的吸附。为了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抓紧建立了溶液吸附和气体吸附实验室,着手就活性炭对系列烷烃化合物的吸附规律开展研究,以期建立混合吸附模型。
1963年,山东大学邀请傅鹰教授来山大讲学,当时,傅老师正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百忙之中,于1963年5月,应邀来到山大。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革命家,山东大学成仿吾校长,热情接待并宴请了傅鹰教授,化学系阎长泰主任陪同接待。两位校长一见如故,亲切交谈,轻松而舒畅。当傅老师谈到他曾于1931年在山东大学(当时的国立青岛大学)化学系任教的一些往事时,满怀友谊和亲情。2001年,山东大学百年校庆,《山东大学学报》的名师名人专栏,刊登了傅鹰教授的照片,介绍了他与山东大学化学系的历史关系。
傅鹰教授这次来山大,为化学系师生作了有关胶化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的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特别指出:胶体与界面化学,渗透到工业、农业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以胶体命名的工业系统少见,但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无不涉及胶体与界面问题。他还强调: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发展,要靠多学科的交叉,特别是物理与化学的交叉和相互补充。傅鹰教授的讲课,语言精辟,生动而风趣,作报告时,他说:“谁见过没有皮的馒头?”以此来比喻表面现象的普遍存在及其重要性,风趣的语言,引起听众的欢笑,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室座位不够,有些学生只有站着听,但全神贯注。
在同化学系教师座谈时,一开始,傅鹰教授就首先作了一个风趣的开场白,他说:“今天座谈,如同在寺庙里敲木鱼,你提一个问题,我一定有一个回响,你若不提问题,我当然也就不发声了。”说吧,顿时会场气氛活跃起来,参加座谈者,不拘束了,纷纷提出各种问题,傅老师一一谈了自己的看法。在讨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时,他再次强调:高校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不做研究,就只能教学生达到似懂而不可能达到真懂的地步。
傅鹰教授十分关心实验室的建设,他参观了山大化学系的无机、分析、有机、物化以及胶化实验室,仔细询问了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的实验内容,边看,边问,看的认真,问的具体。他说:“教学实验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提高质量,严格要求。”这样,才能训练学生动手、观测、查阅、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
山大胶体化学教研室正在对所承担的国家科技发展十年规划的课题开展研究,傅老师这次来山大,特地向王果庭、陈宗淇和我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叮嘱我们:一定要把用于研究的样品纯化好,强调样品的准备至关重要,要高标准。傅老师要我们常回母校北京大学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从1953年师从傅鹰教授到现在,已经过去半个世纪。傅老师离开我们也23年了,傅老师在教学、科研、做人方面的言传身教,坚定的爱国精神,高尚的品德和求实的作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傅鹰教授诞辰100周年的日子,追忆往事,心潮涌动,思绪万千,傅老师的音容笑貌仍然像当年一样,活跃在我的脑海里,我们将永远缅怀并感谢傅老师对我们的精心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