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发育生物学不同于传统的胚胎学,而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其他生命学科的发展和与胚胎学的相互渗透,才逐渐发展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人们对于生物发育机制的研究,从原来采用胚胎学、细胞学和实验胚胎学的方法为主的状况,逐渐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育生物学已成为当代最活跃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之一。
山东大学发育生物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著名的实验胚胎学之父童第周教授及其弟子的多年奋斗,在20世纪40~60年代,山东大学动物胚胎学专业曾是我国动物胚胎学高级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1981年在动物胚胎学学科的基础上,由黄浙教授领导建立了我国高校发育生物学科和硕士点。1985年开始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发育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大实验课程。1986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发育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山东大学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被国务院学位办授予发育生物学博士点的单位,也是全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仅有两个发育生物学学科点之一(另一个在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同时也是20世纪在我国高校中唯一具有能够开设发育生物学本科生课程和培养硕士、博士生的学科点。
山东大学发育生物学博士点在黄浙教授领导下,开展发育与比较免疫学研究。对鸡胚法氏囊的发生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分化和哺乳动物法氏囊等同器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90年代后主要以文昌鱼和斑马鱼为材料进行发育分子进化和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同时,开展了Hedgehog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为利于该学科的发展,1987年成立发育生物学研究室,199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同年,经省教委批准建立“山东省发育机制与基因调控”重点实验室。2006年,经省教委批准设立发育生物学泰山岗位,2009年经山东省科技厅、财政厅批准建立“山东省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本学科属山东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山东大学在微生物博士点和发育生物学博士点的基础上,于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为适应发育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需要,山东大学发育生物学博士点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聘请多名国内外著名发育生物学教授为兼职教授和兼职博士生导师,如左嘉客研究员(1993~200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谢经武教授(2003~2010年,美国Indiana University)等。该学科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派遣了数十名研究生到国内外其他同行的实验室去进行阶段性学习和研究。山东大学发育生物学博士点已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发育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和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目前,他们中许多人已是国内、外的教授或学术带头人(如丛英姿、于士广、高建刚、安利国、毛炳宇、赵晖、范廷俊等)。山东大学发育生物学学科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2005年全国大学38个参评的发育生物学二级学科排名中名列第一。
目前,该学科点已引进泰山岗位教授和多名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25年的建设,已建立了开展动物发育分子机制、发育分子进化、发育与比较免疫学、胚胎干细胞培养等多种科学研究平台和多种模式动物的实验体系。在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支持下,已获得一系列具有明显创新性和特色,并为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的研究成果。
早在1987年,山东大学黄浙教授和张天荫教授就分别参与主编和参编了我国第一本发育生物学高等学校试用教材,2001年和2006年由张红卫教授主编高教出版社发育生物学教材第一、二版,并分别入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
山东大学发育生物学博士点为我国高校发育生物学的教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