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院士黄绍湘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31日 11:02 点击次数:
黄绍湘(1915~),女,著名美国史专家、中国美国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兼学术委员、博士生导师。
黄绍湘祖籍湖南临澧,1915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曾祖父黄道让饱读诗书,留世有《雪竹楼诗稿》等著述。黄绍湘的父亲黄右昌诗书俱佳,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做过教授、系主任,所以她自幼就得到了来自家庭的良好熏陶。
1930年夏,父亲黄右昌出任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大法官,举家迁往南京。15岁的黄绍湘坚决不去南京,遂与大姐留在北平读书。此时的黄绍湘已显示出了其革命者的一面,崇尚自由、民主的她因不满就读学校强迫学生进行祷告、谢主等宗教活动,决定另行择校,后遵照母亲意愿就读于国立盐务专科学校。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黄绍湘参加了支援南下代表的卧轨请愿活动。那以后,她开始大量阅读左翼进步书籍,接受“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1934年春,她被同学推选为代表,向校方提出改进教学的要求,却遭记大过处分。黄绍湘愤而离校,后以各科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二年级。在校期间她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并反复思考旧中国长期积弱的原因,未找到答案,她于当年秋天转入历史系学习,希望从历史的比较中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1935年,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华北岌岌可危。黄绍湘积极投身“一二·九”救亡运动,成为清华大学“一二·九”运动骨干。1936年,她参加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第二团,遭国民党军警镇压。回北平后,她成为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最早成员之一,并被选为清华大学救国会委员、代表,参加北平学生救国会。她积极的进步活动遭到校方两次记大过处分,但同时也深受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蒋南翔、牛荫冠的器重。1936年6月,黄绍湘在救亡运动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封建官僚家庭的叛逆者。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反法西斯战线逐步形成。中共南方局认为,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必然大大提升,应安排人赴美进行学习研究。1943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举办第一届自费留学考试,当时的考试十分严格,因黄绍湘在地下工作期间一直教英语,所以较顺利地通过了各项考试。
1944年8月,抗日战争还在激烈进行。黄绍湘由重庆搭机飞到印度加尔各答,换火车至孟买,再乘美国运输舰,在几艘驱逐舰的护航下,经历了四十多天的难忘航行,才到达旧金山,后又横穿北美大陆,来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修美国史。哥大是美国进步史学派比尔德、康马杰等大师云集的阵地。进步学派采用经济解释方法,分析美国史重大事件。教师上课采取研讨方式,讲课时只作简短的提纲式发言,师生在评价美国史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各抒己见。这种教学对从没有系统学过美国史的黄绍湘来说,最初有些摸不着头绪,不知如何应对。黄绍湘想起了在清华复习西洋文学史用过的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由浅入深,由似懂非懂到融会贯通,逐步弄通美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她锲而不舍地认真钻研了大量进步学派的专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加以分析筛选,再结合教授讲的具体内容,作了充分准备,她的发言总能赢得师生们的赞扬。这种学习、发言、辩论,使她英语口语水平、思辨能力大大提高。
为了扩大视野,她还到纽约杰斐逊社会科学院进修美国工人运动史、黑人运动史。她从历史角度,了解美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过程,认识到美国人民长期艰苦斗争,甚至流血牺牲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学习之余,黄绍湘还结识了不少美国进步同学,和他们讨论中国国内形势,并通过他们参加一些美国群众集会。这些实践都大大丰富了黄绍湘对美国的认识。她与史沫特莱结识后,帮助史沫特莱翻译中文资料,包括为其撰写《朱德传》搜集一些根据地的原始资料。黄绍湘还经常用笔名在《华侨日报》上发表批评国内时政的短文。董必武在联合国成立大会时访问纽约,在对华侨作公开演讲时,突遭少数反动分子围攻、诘难。黄绍湘等进步学生挺身而出,维护会场秩序,保护董老安全。1946年初,中国内战全面展开,黄绍湘联系进步同学发动广泛地签名运动,反对杜鲁门政府援蒋打内战。1946年夏,黄绍湘完成了《威廉·麦克莱的政治哲学思想》的硕士论文,她的导师、进步派学者约翰·克劳特亲笔给黄绍湘写了贺信,对她的论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946年6月,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学位。黄绍湘的勤奋好学和取得的优异成绩,使她的导师一再勉励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替她在耶鲁大学找到了教授中文的工作,以解决她的生活费用问题。黄绍湘一心思念祖国,谢绝了导师的美意。她将全部结余购买了大量有价值的美国史书籍,又万里迢迢赶回祖国。
黄绍湘1947年回国后,先后任台湾台南工学院英文教授、青岛高级商业专科学校英文教师,1950年任山东大学文史系教授。这一时期,是黄绍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撰写和发表有关美国历史的文章的开端。这主要源于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华岗先生对外国历史的重视。华岗先生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是全国解放后山东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这期间他主张把历史系从文史系独立出来,并发展成为当时全国综合性大学同类系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系科之一。杨向奎、陈同燮、张维华、王仲荦、童书业、郑鹤声、赵俪生、黄云眉等当时赫赫有名的历史学教授齐聚山大,史称“八马同槽”。华岗认为,要明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一方面固需研究中国社会过去历史的行程及其阻滞原因,同时又需研究欧美与日本等国的发展道路,才能明了它们一定要打开中国门户的历史背景。所以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对于世界各国——特别和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有相当的研究和了解,才能适当地处理各种问题。所以他又聘请了留美归国的黄绍湘开美国课,这是中国综合性大学第一次设置美国史这门课程,特别是在当时中美关系紧张及“一边倒”(倒向苏联)的情况下更为难能可贵。于是黄绍湘充分展示所学,精心授课,为山大历史学专业被列为山东大学的第一重点学科作出了贡献。1953年,她推出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本美国史专著《美国简明史》,继而又于1957年推出她另一美国史专著《美国早期发展史》。这不仅在我国美国史研究领域是最早的,在我国世界国别史研究领域也是最早的。
1956年,她调中央政治研究室从事美国史研究工作。在此期间黄绍湘出版了《美国通史简编》、《美国史纲》等专著,对我国美国史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2006年8月3日,她荣获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终身荣誉证书。
黄绍湘离休后,仍然“笔耕不辍,与时俱进”,一直坚持科研工作,直到90岁高龄,还在参与有关学术的论战,最近,她还在撰写有关罗斯福新政问题及有关美国史的重要问题的学术论文。2001年,作为“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之一的“黄绍湘集”出版,是对黄绍湘半个多世纪以来治学研究的肯定与鼓励。
【供稿单位:《山大第一》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非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