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校史一页 > 正文

学报之王《文史哲》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07日 15:08 点击次数:

1951年4月创刊的《文史哲》是新中国第一家高校文科学报。作为20世纪后半期乃至21世纪前十年文史哲领域各种学术思潮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文史哲》杂志见证了当代中国学术的风风雨雨和起起落落,更以其卓荦不群的学术水准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军刊物。《文史哲》杂志的历程,最能折射出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轨迹。

1951年4月,在华岗校长支持下,山东大学文学院和历史语文研究所的部分教师,成立了《文史哲》杂志社,共同创办了综合性的学术刊物《文史哲》杂志。大家一致推举华岗校长为社长、副校长陆侃如和文学院院长吴富恒为副社长。编辑部主编是历史语文研究所主任杨向奎,编辑工作主要由文史两个专业的几位教师兼任。5月,《文史哲》于青岛山东大学正式创刊,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高校文科学报和人文社会科学杂志。那时,数以十计的文科骨干教师,都是《文史哲》的热心发起者、组织者、撰稿者。他们写稿不取稿酬,有的甚至拿出自己的薪金,为刊物代付校外作者的稿酬,还无偿地承担刊物的审稿、改稿、校对、发行等一系列工作。靠着文科广大教师热爱刊物的一颗心,《文史哲》才得以顺利地降生和茁壮地生长起来。

1952年9月成立编委会,编辑委员有:华岗、陆侃如、吴富恒、王仲荦、朱作云、孙昌熙、殷焕先、吴大琨、郭根、黄嘉德、童书业、张健、葛懋春、赵俪生、刘泮溪、刘敦愿、卢振华等。

创刊伊始,《文史哲》即坚定不移地恪守“学者办刊”“造就学者”的原则,“扶植小人物”“学者的摇篮”,是学界60年来对《文史哲》的广泛称誉。已过世和仍健在的一大批著名学者或者在这里刊发了处女作,或者在这里刊发了代表作,或者在这里刊发了成名作,从这里走出来的学者可以说数不胜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著名学者几乎都在这里发过文章。《文史哲》为此驰誉学术界,广受称道,在数代读者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恰如著名学者裘锡圭先生所言:“《文史哲》60年来为推进我国人文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余英时先生认为:“《文史哲》杂志自问世以来即波澜壮阔,一展卷而数十年人文思潮之起伏尽收眼底。”池田知久先生的感受是:“《文史哲》这份学术杂志在21世纪对海外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和青年学生而言是憧憬的对象,指路的明灯。这部杂志给予我们的鼓舞、激励、抚慰和喜悦是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的。”

《文史哲》是一份在海内外人文学界享有巨大声望的老牌学术期刊,是一份反映中国大陆大学文科学术水准的老牌学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曾几度左右过中国大陆的主流学术方向,引领了人文学术的潮流,至今仍被学坛看作学术风向标之一,在海内外深受尊重和推崇。

“知出乎争。”《文史哲》60年来所享有的盛名是和它发起的一场又一场著名论战与重大讨论分不开的。20世纪50年代,我国史学界有“五朵金花”之说(即“五场重大论战”),其中至少有三朵即“中国古史分期论战”“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战”和“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战”是盛开在《文史哲》的,即由《文史哲》所发起和推动展开的。著名的“《红楼梦》讨论”仅是20世纪50年代《文史哲》所引发众多论战中的有代表性的一次。“文革”结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界关于传统文化的大讨论即所谓的“文化热”,其起点即始于《文史哲》1984年第一期的一组“文化史”笔谈。世纪之交前后,《文史哲》发动了两场引人瞩目的大讨论,即“儒学是否宗教”的讨论和“疑古与释古”的讨论。前一场讨论余波犹在,后一场大讨论至今尚未结束。从2010年开始,《文史哲》辟出专栏,再度推动“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大讨论。这些讨论广受关注,《光明日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日本著名汉学刊物《东方》等著名报刊均跟踪进行了详尽的报道。

自创刊以来,《文史哲》杂志就致力于中国古典学术研究,古典性和高端性是《文史哲》所着力打造的特色。“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是《文史哲》的办刊宗旨。力争在全球文明的滋养下,传承本土人文研究的学统,进一步深入世界汉学学术圈,跻身世界汉学名刊之林,是《文史哲》的最终追求。由于其厚重的古典汉学风格,《文史哲》杂志早已迈出国门,走向国际汉学界。1955年12月,高教部就要求山东大学代表国家向英国、日本、苏联和越南等国的国家图书馆赠送《文史哲》杂志。此时的《文史哲》杂志已成为整个中国学术的重要窗口。如今,《文史哲》已经发行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期发行量达545份。世界著名大学图书馆大都有对《文史哲》的收藏,哈佛大学更将《文史哲》杂志与《历史研究》《考古》《文物》列为她所认可的四家中国大陆学术期刊。

《文史哲》着力打造国际汉学名刊的努力,也受到二次文献的广泛关注。2004年,《文史哲》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三大文摘期刊的转载率,在全国高校学报列第2位,在全国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中居第4位。2005年度,《文史哲》在三大文摘期刊的文摘率413%,位居高校文科学报之首。2007年为37%,2008年为37%,也均位居前列。影响因子近年来也一直名列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和高校学报前列。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文史哲》几乎囊括了所有相关奖项。1998年、2000年,《文史哲》连续获得“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称号;1999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和“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称号。2002年,同时获得三项荣誉:“国家期刊方阵双奖期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银奖),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2003年,成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11家入选的学术期刊之一。2005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银奖)。2009年,获“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期刊”称号。2011年,“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增设“期刊奖”奖项,作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界的唯一代表,《文史哲》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殊荣。


【供稿单位:《山大第一》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王莉莉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