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校史一页 > 正文

“酒中八仙”之刘本钊先生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03日 11:08 点击次数:

  刘本钊,字康甫,号远哉,祖籍山东蓬莱大辛店西许家沟。1892年(光绪十八年)6月9日出生于蓬莱一个世代书香门第,前几辈都以教书为生:祖父刘贤宝,教过御学(清代书法名家王垿即是其学生之一);父亲刘汪浩进士及第,曾做过东北柳河县的知县。
  刘本钊少时秉承家学,稍长后入蓬莱新学堂学习,并曾执教家馆。新文化运动前期,他在登台演讲宣传进步思想时,遭到了民团的开枪镇压,右腿中弹受伤。紧接着被解聘,失业居家。
  伤势好转后,刘本钊到了北京,考入朝阳大学学习法律,并于1915年左右与凌霄馆主徐彬彬合办小京报。大学毕业后,于1920年前后又去朝鲜大学(日办学校)留学。1923年回国,在北洋政府外交部做主事,当时外交部总长为顾维钧。这一时期他还担任了《蓬莱旬刊》(在北京的同乡会主办)的主编一职。
  1928年,蒋介石南京政府举行“第二次北伐”,6月上旬,阎锡山部进入北京,历时16年的北洋政府被推翻了,刘本钊随北京政府其他人员一起迁往南京。到了南京后,南京国民政府有规定:要在政府继续工作,首先必须加入国民党。刘本钊拒不参加,旋即又返回北平,后来到清华大学工作。这年夏天,时任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杨振声(字今甫,蓬莱水城人,1890年生,长康甫先生两岁)到了北京,出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在杨振声的推荐下,刘本钊担任了清华大学会计科科长,月薪三百现大洋。
  1929年夏,杨振声作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到青岛参加筹备会议,受蔡元培先生的举荐,翌年6月,南京政府任命其担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任后,效法北大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民主自由”的办学方针,广聘专家学者到校任职任教,一时间国立青岛大学名流云集。刘本钊就是在这一时期受杨振声的邀请,离开了清华大学,携夫人董琳(字德玉,生于儒医之家,家学渊博,书攻颜体,尤精中医,幼年即随父母行医)及几个子女,从北京来到青岛,先后担任了国立青岛大学的会计主任、秘书长等职务。在1931年5月16日的校务会议上,他被推选为训育委员会委员,委员会由赵太侔、黄际遇、刘本钊、谭天凯、梁实秋五人共同组成。
  由于校长杨振声性格豪爽,工作之余邀集了刘本钊以及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陈命凡、黄际遇和方令孺等诸位先生,经常在一起宴饮作乐,其情形在梁实秋的《饮酒》和《酒中八仙》等文章中都有细致的描述。他们轮流在一个烟台派的山东馆子顺兴楼和一个河南馆子厚德福两处聚饮,三十斤一坛的花雕抬到楼上筵席之前,每次都要喝光才算痛快。酒从薄暮时分喝起,起初一桌十二人左右,喝到八时,三五位不大能喝的就先起身告辞了,而剩下的八九位则是酒兴正酣,开始宽衣攘臂,猜拳行酒,夜深始散。“有时结伙远征,近则济南,远则南京、北京,不自谦抑,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高自期许,俨然豪气干云的样子。”据梁实秋在《酒中八仙》一文中回忆,当时的刘本钊“小心谨慎,恂恂君子。患严重耳聋,但亦嗜杯中物,因为耳聋关系,不易控制声音大小,拇战之时呼声特高,而对方呼声,他不甚了了,只消示意令饮,他即听命倾杯”。最初闻一多环顾座上共有八人——七个“酒徒”加一个“女史”,一时兴起,遂曰:“我们是酒中八仙!”于是,山大的校史上便因此而留下了“酒中八仙”的美誉。一日,胡适之先生过青岛小憩,在宴席上看到八仙过海的盛况大吃一惊,急忙取出他太太给他的一个金戒指,上面镌有“戒”字,戴在手上,表示免战……
  1932年杨振声辞职回北京后,刘本钊一直在国立青岛大学工作。此后不久,国是日非,为了防止生活因战事再起而陷入困境,1936年初夏,刘本钊安排其夫人董琳带着女儿光荣、光耀、光礼、光仪、光昆和儿子光鼎、光鼐迁回老家蓬莱,行医度日;二女儿光运到北平读大学,光荣、光耀不久后在蓬莱做了小学教师。
  1937年冬,国民党政府根据“何梅协定”,命令华北各大专院校南迁,教职员工一律停薪留职,到大后方报到。刘本钊趁此机会回家探母,也有在家乡寻求谋生之路的想法。回乡不久,日军逼近县城,城中地主豪绅有资敌之意,又恐引起民愤暗中计议找人垫背,恰好发现刘本钊处于半失业状态,便请他出来“维持市面”,当“维持会”长,刘本钊坚决推辞,并于元宵节前匆忙携大女儿光裕离开蓬莱,辗转去了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大。此后,光荣、光耀、光礼相继离开参加了游击队。刘本钊父女到昆明后与杨振声及其女儿杨文蔚、小儿子杨起,以及汪宗和、萧乾等人一起住在北门街蔡锷旧居,后来沈从文携张兆和、张允和、张充和等几位也搬了进来,组成一个临时的和睦大家庭,当时院中还寄养着金岳霖的一只大公鸡。杨振声俨然家长,吃饭时一大桌,杨面南而坐,刘左沈右,无人指定,却自然有序。1939年刘本钊的夫人董琳在蓬莱被日伪迫害致死。
  抗战胜利后,山大于1946年开始复校。受校长赵太侔的邀请,刘本钊返回青岛工作,从1946年8月起担任山东大学秘书主任,随后又被推选为法制委员会、校章制定委员会中的重要成员之一。1947年9月,光鼎由北京一中毕业后,考取山东大学物理系奖学金,来到青岛读书。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刘本钊安排儿子住在渔山路学校体育馆(大一学生集体宿舍),准许每周末才能回家一次。当时青岛处于国民党控制之下,光鼎说了几句对学校沉闷空气不满的话,随后受到训导处的警告(当时训导长为刘次箫——国民党中统秘书长),于是次年6月,刘本钊安排光鼎返回北京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山大工作期间,刘本钊出席了历次校务会议,参与各项重要问题的讨论与决定,在复校工作中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国民党撤离。刘本钊被迫与丁西林教授一家一起离开青岛,搭船赴台。到了台湾后,受到梅贻琦的邀请,到新竹的清华大学工作,直至退休。退休后每日仍广泛读书,笔耕不辍,1968年因病在台湾逝世,终年76岁。
  刘本钊先生一生涉猎极广,尤精于金石字画之品评鉴赏。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很高,其楷书和行草书都有极深的功力。他一生一直想当一名记者,却始终未能如愿。尽管如此,也始终与报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915年办小京报时,先生就开始写京剧述评,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京剧评论家之一。随后,长期在北京、青岛、昆明以及台北各高校工作,并从事写作,写下了千余篇文章,其中有京剧述评、杂文、历史小品等,曾用“远哉”、“远斋”、“康夫”、“铁君”等笔名在各报刊上大量发表。可惜大多因战争等历史原因而散失殆尽,仅在台湾写的一部分保留下来,亲自定名为《台墨残痕》,分为“梨园逸话”和“小品与杂文”等部分。
  刘本钊先生的十个子女个个上进好学。后来他们中有五个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功勋卓著,身居要职,其他几个在解放后也成为国家建设的精英:刘光斗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爱国律师、著名武术家(吴氏太极拳和宋氏八卦掌第三代的代表性人物,从学于张玉莲、王茂斋、唐兴福等武术名家,在武术界有“铁胳膊刘”之称),1932年去西安禁烟局工作,1936年在杨虎城将军的推荐下受张之江先生函请曾到南京中央国术馆任教授,抗日战争时期几经动乱,下落不明;刘光运1938年奔赴延安,解放后长期在国家重工业部人事司工作,后任化工部情报所工作室副主任;刘光耀在上海妇联工作,后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刘光礼就职于国家计委农林局;刘光鼎为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武术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进展》主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刘光鼐解放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后一直在哈工大工作。


【供稿单位:《百年纪人》    作者:季培刚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