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仪(1862-1938),字少川,广东中山(香山)县唐家湾人。
唐绍仪自幼到上海学外语和洋务知识。1874年经清廷选派到美国留学(属于清廷派出的第三批留学生),由中学升入哥伦比亚大学文科。1881年奉召回国,改入天津水师附设的洋务学堂继续学习。1885年25岁时,开始在天津税务部门任职。随后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当时袁世凯任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对唐绍仪十分赏识,调唐任西文翻译。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后,唐以道员随来山东,协办外交和商务。1901年官办山东大学堂成立,唐绍仪为首任校长(当时称管理总办),对大学堂的规划和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1904年英国加紧侵略西藏,唐绍仪奉命以清朝政府议藏条约全权大臣的身份,先后两次与英国办理交涉,前后达两年之久,到1906年4月与英国签署了《续订藏印条约》。根据这一条约,英国确认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但也取得了从印度架设电线通往西藏已开有关商埠的特权。1907年唐绍仪出任奉天巡抚,1910年任邮传部尚书。
武昌起义后,清廷起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唐绍仪为袁的全权代表,于1912年12月18日与南方革命军全权代表伍廷芳在上海谈判议和。1913年3月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提名唐绍仪为首任内阁总理。在此期间,唐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唐的内阁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唐力图推行他的“责任内阁制”,而与袁世凯的大权独揽相冲突,只任三个多月的内阁总理即愤而辞职,到上海寓居。袁世凯的“洪宪”复辟丑剧开锣时,唐曾表示反对,致电劝袁退位。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元帅,建立护法军政府,唐绍仪南下参加,被孙中山任命为财政部长。次年5月,桂系军阀排挤孙中山,取消大元帅制,改为七总裁,唐为七总裁之一。
1920年6月,孙中山、伍廷芳在上海通电反对桂系军阀,唐绍仪在上海表示支持。粤军把桂系军阀逐出广东,唐随孙中山回广东恢复军政府。这时唐认为孙中山的主张难以实现,不愿支持,没有继续任职,退居家乡。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唐保持沉默。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反动政府后,聘唐为高级顾问,唐也没有前往就职。1931年5月,汪精卫、孙科等人在广州成立政府,唐任国民党中央检查委员。1932年1月,唐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委,兼中山县县长。1936年唐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提议撤销“西南政务委员会”等机构,帮了蒋介石的忙,蒋未曾报答,对蒋不满。1938年9月30日,唐留居上海寓所,被蒋介石军统特务暗杀。终年78岁。
从大学校长到内阁总理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山东办起了第一个“洋学堂”。这年10月,济南泺源书院(今百货大楼对门)门口挂出了一块校牌:“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的前身就这样诞生了。
山东大学堂第一批学生300名,分正斋、备斋等类。1904年(光绪三十年),又在杆石桥西路北购地一顷40余亩,修建了2700多平方的校舍,930多平方的操场。同年冬季迁入新址,学校改名为山东高等学堂,并在藩库税契项下拨款白银8万两,作为常年经费。这时的学生分为正科一、二、三类,学制三年。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又将正斋、备斋改为预科。1910年(宣统二年),增设附中。1912年,学校又改名为山东高等学校。1914年(民国三年),学校停办,校舍和部分师生转入6个专门学校。
山东大学堂首任校长唐绍仪,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复杂的人物。他1862年生,广东中山县唐家湾人。父亲唐巨川是上海的茶叶出口商。唐绍仪从小在上海学习外语和洋务知识,1874年(12岁)赴美留学,从中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学文科。1881年被召回国,以后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为当时在朝鲜任职(相当于商务代办)的袁世凯所赏识,调任西方翻译。1894年,袁世凯奉调回国,唐代理袁在朝鲜的职务。1900年3月,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唐又到山东,办理外交和商务,后又筹办山东大学堂并任校长,对山东的高等教育发展起了首创作用。
唐绍仪任山东大学堂校长不到一年,后任校长为周学熙、方燕年等人。
唐绍仪的经历是复杂的,武昌起义后当过袁世凯内阁的全权代表,1912年,袁窃取总统职位后,唐绍仪为首任内阁总理。后因他与袁有矛盾,愤而辞职。唐绍仪在1912年经孙中山同意,加入同盟会;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唐绍仪任财政部长。1932年,他还兼任中山县县长。曾任过内阁总理,后又甘当县长,这种能上能下的精神,在当时被传为美谈。毛泽东也曾于1957年1月18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过唐绍仪,并说,“旧社会的一个内阁总理可以去当县长,为什么我们的部长倒不能去当县长?我看,那些闹级别,升得降不得的人,在这一点上,还不如这个旧官僚”。(《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30页)毛泽东对唐绍仪的这种能上能下的精神给予了赞扬。1938年9月30日,唐绍仪在上海寓所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所杀。唐绍仪是山东大学校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山东大学堂创始于清末光绪年间,那时的新思潮在国内还未广泛传播,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保留了不少封建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今天的青年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首先,那时的师生,除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外,不仅身着长袍马褂,还拖着一条长辫子。其次,1901年校长称管理总办,1904年改称监督,直到1912年(民国二年),才改称校长。当时的教员称教习。第三,当时的学堂只有男生,不收女生,民国以后才有女校,但开始还不能男女同校,重男轻女、“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流毒还很深。第四,在教学内容上,当时开设的第一门课叫“经学”,即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山东是孔子的故乡,这方面的影响就更深。第五,在礼仪上,还不兴鞠躬,而要打躬作揖或磕头。几千年来的封建意识,要在晚清时肃清,那是难以想象的。
创建于本世纪初的山东大学堂,虽然保留了旧时代的烙印,但它同科举制度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区别。首先,它已经初步具备了近代正规高等学校的体制和规模。学校有管理人员80人,教员110余名,其中还有英、美、德、日籍教师8名。其次,虽然还不像现在这样分专业,但也分了本科和预科,学制定为三年,并有严格的考试制度,不及格不能毕业,作为肄业处理,保证了一定质量。第三,除经学外,还开设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20多门课程。这些课程有:文学、历史、地理、法制、理财、兵学、格致、心理学、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地质矿物、英文、德文、法文、日文、图画、音乐、体操等。这些基础课,在清末算是比较先进的了。第四,山东大学堂建校13年中,培养了700多名初步懂得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并选送了50多名留学生出国深造。此外,山东大学堂的进步师生,热烈拥护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反对清廷封建的、腐朽的统治。
山东大学堂(后称山东高等学堂)是山东省近代正规高等教育的鼻祖,是山东省内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校。它的建立,为山东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